智能产品遍地开花,人工智能与普通智能差别在哪?

自人工智能概念在前几年爆发热潮以来,标签为人工智能的产品就比比皆是,一个小音箱、一个智能门锁、一个翻译器,都成为商家手里的人工智能“武器”。但事实上,很多产品只具备简单的智能功能,和人工智能概念下的使用场景还差得远。然而,对于不少普通消费者来说,根本分不清到底哪些是真正的人工智能,哪些只是普通智能。在北京商报社主办的首届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沙龙上,有关专家指出,普通智能和人工智能让普通消费者去感知的临界点,在于能不能不断、快速地进行相应地演化以及有没有自主学习能力。
 
智能时代
 
智能手机诞生后,似乎不管什么类别的产品,都喜欢在前面加个“智能”的前缀。北京商报记者在淘宝和京东上搜索“智能”两个字,发现搜索结果五花八门,有智能机器人、智能音箱、智能呼啦圈、智能玩具、智能开关、智能家居、智能插座等。
 
自从人工智能概念在几年前爆火,企业们彷佛找到了新的财富密码,纷纷在自家产品前加上“人工智能”四个字,形形色色的产品被冠上了人工智能的标签。在电商平台搜索“人工智能”,有智能音箱类、早教机、摄像头、智能机器人等,最多的是智能音箱。
 
当然,市面上以人工智能为宣传点的产品不止智能门锁、翻译工具、智能空调、智能电视、智能灯等toC端的产品,还有to B端的医疗机器人、机器人服务员、自动驾驶汽车、智能仓库等。

dawei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