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收购的不断加码,市场对于汇量科技的预期也在发生变化,一场由赛道切换引发的认知重估正在进行。
 
“互通互联”技术起步于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世界上所有的计算机都更像是一台“计算器”,彼此之间犹如无法沟通的“信息孤岛”。
 
1973年,当时的美国科技巨头施乐推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产品以太网,从而打通了计算机之间的阻隔,让他们实现物理层面的彼此相连,而这对后来互联网的发展意义深远。
 
梅特卡夫被称为“以太网之父”,施乐发布的以太网正是由他主导,当时他还未满三十岁。年少成名并未让梅特卡夫止步不前,在33岁的时候,他依然离开巨头施乐公司独自创办“美国华为”3Com公司。
 
以太网的思想正是“互连”,一台孤立的计算机几乎没有意义,但将若干台计算机相连接,它们就爆发出了惊人的潜力,并且随着所铺设网络规模的扩大,由此产生的价值与成本之间的关系也变化明显。
 
在1993年,梅特卡夫关于网络价值指数增长的理念被美国经济学家乔治吉尔德正式提出,并将其命名为“梅特卡夫定律”,由此也帮助人们的思维从固定的线性模式向指数模式切换。
 
实际上,“梅特卡夫定律”并非仅仅适用于在互联网中,它其实也能够准确地说明由规模优势带来的生态效应,而这解释了为何很多生态型公司的价值远高于他们基本面。
 
4月28日,港股“新贵”汇量科技(01860.HK)发布公告,宣布合计耗资15亿元收购热云数据中国领先的第三方移动监测和营销科技公司,这已经是该公司近些年的第N项收购。

dawei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