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号晚上,何加盐忐忑地坐在镜头前,等待开启八点一刻的直播。
何加盐是一名坐拥近50万粉丝的公众号大V。2018 年 7 月从0开始,第5天就写出80万+的爆款文章。然而对他而言,即便“公众号创作者”的身份早已游刃有余,首次面对镜头,仍如普通人般紧张。
“实际上,我的性格有点‘社交恐惧症’,会尽量避免抛头露面。”何加盐坦言。“一直以来,我更习惯用文字和大家沟通,我也不认为我是一个演讲或者面对镜头能够表现很自如的人,所以在直播准备阶段心里都很紧张,不知道直播会有什么样的效果。”
时间指向八点一刻,何加盐直播首秀正式开始。这一次,他的直播主题定为《离开体制三年半,聊聊我的创业史》。为此,他提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一周前就开始谋划推文、讲哪些内容、设置哪些环节等。为了活跃氛围,他甚至安排了6次抽奖活动。
当晚在直播间里,何加盐与粉丝互动火热,最终的数据也令他满意:uv(直播间访问人数)22.3w,其中私域引流1.6万,新增视频号粉丝987名。
抛头露面还是保持神秘?一直以来,这都是困扰许多公众号创作者的核心问题。然而,最近一场名为“八点一刻”的视频号直播活动中,类似何加盐的公众号作者开始勇敢地走向镜头前。
“写太久同一个领域的内容会有瓶颈和重复感。视频是一个新的表达方式,对我来说很新,又没有那么擅长,我把它看作挑战或者是一个难题去攻克它,觉得我是不是可以通过挑战自己不那么熟悉的事情?拓宽固有的思维习惯也好、表达习惯也好,能有一些不一样的东西,这是当时真正说动我去做视频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从公众号时期就建立了“买买买教主”IP的黎贝卡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实际上,她也在此次“八点一刻”中迈出了自己的关键一步:实现个人专场直播首秀。
“这次之后会继续做下去,甚至考虑在视频号做常态化直播。” 五位公众号作者给出了相同的意愿。
身份的焦虑
“其实我们现在对视频号也还没有摸清楚传播规律,都是在刚开始的阶段。”即便作为公众号作者“顶流”,黎贝卡依旧表示:“这对所有人来说都是挑战。”
走进直播间,直播的即时属性是公众号作者面临的第一道难题。相比视频和图文的输出形式,直播过程中不可能有充分的时间来包装或后期打磨,也无法得知观众的即时反馈。
“视频直播的时候,你脑子必须得不停地转,尤其是人家提问的时候你必须得很快回答,就会担心我的输入够不够,我的临场反应是不是足够快。如果保持周播的话,一年52-54场,内容是否足够?这也是很大的挑战。”何加盐说。
格十三是另一位参与“八点一刻”直播活动的公众号作者。她表示,虽然之前有过线下的现场经验,但直播的反馈来自于弹幕和留言,无法看到观众的表情或鼓掌等即时反馈,偶尔也会出现小小的“偶像包袱”。
“以往我是一个不露面的公众号的作者,也出过书,大家对我的印象就是码字的。现在镜头前缺少现场的即时互动性,有时会不注意节奏的掌控。比如就有读者告诉我,‘你和我想象的不一样。你在写文章的时候很有条理,但在直播时你的语速有点快,跨度很大、跳跃性很强。’”格十三说。“我也在想以后做直播还是需要有一定准备,需要有个框架防止自己跑偏,也要做一些前期调研。”
作为公众号“和毛利的午餐”主理人,毛利也参与了此次“八点一刻”的系列直播。对她来说,写公众号已经轻车熟路,拍视频要比写文章难得多。毛利直言,开播过程中自己甚至出现轻微的“容貌焦虑”。“开始拍视频之后,你会发现所有人的点,不是听你在介绍什么书,大家的焦点还是在容貌上。”
走向镜头前,公众号作者不仅面临着“身份的焦虑”,精力的分配、团队的搭建,也是他们面临的实际问题。但几位公众号作者均表示,未来将把更多的精力转向视频输出,一些创作者已经启动招募专业的视频团队。
“我是那种一段时间只能专注做一件事的人。公众号现在已经7年了,之前我是尽全力了、全情投入了,在这个阶段我还要把分享这件事做下去,我是一定要找到新的突破口,这不在于别人,而是在于我自己。所以我想做精力的调整,花更多时间去研究视频形式怎么做。当然也许研究了一段时间我可能又觉得还是图文比较适合我,说不定!会给自己一段时间来试一下。”黎贝卡说。
大型站长资讯类网站! https://www.0796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