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烧脑大战 下单为什么比做奥数难?

 互联网巨头开启“拆墙”时代,今年双十一购物狂欢无疑因此引来更多关注。
 
伴随互联网发展,一批企业成长起来,但仰仗大批量用户出现违规“建墙”。不过,反垄断背景下,互联互通今年频被提及。9月9日,工信部有关业务部门召开“屏蔽网址链接问题行政指导会”并提出有关即时通信软件的合规标准,要求9月17日前各平台按标准解除屏蔽。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于11月7日至11月8日测试多款常用社交、购物、生活服务等App(iOS系统)发现,过去约两个月时间,部分App之间依旧难言真正意义上的“互联互通”,只见平台间相互隔空喊话。
 
测试显示,目前部分互联网平台仍设置隐形门槛,变相屏蔽,其中,视频平台内容难以直接分享到社交平台,社交平台支付方式尚不能在购物平台轻易实现,而购物平台链接需要绕路才能进入社交网络,“保存至相册”“复制链接”等成为本不应该存在的“常态”。
 
1 生态博弈:淘宝商品分享微信好友仍需跳转
 
今年双十一,王宁(化名)并未获得想要的购物体验。
 
“之前说淘宝购物车可以分享了,我试了半天才发现还是‘站内分享’,平常也不会加淘宝好友啊。”王宁预想中,10月份淘宝上线购物车分享功能,本以为可以和朋友在双十一互相分享买了什么,结果远非自己想象的简单一键分享。
 
“这个好物分享和想象有差距”。
 
长时间以来,淘宝相关链接只能以复制链接或发送图片的形式分享给微信好友。10月27日,淘宝上线购物车分享功能,市场一度猜测这将成为互联网巨头之间推倒的第一堵墙——如果淘宝购物车能直接分享至微信好友、抖音、小红书等社交App,这不仅增加了消费者的分享渠道,互联网之间的壁垒也将由此打通。
 
贝壳财经记者实测发现,用户可在淘宝找到购物车分享入口,主要功能包括查看认证明星如黄景瑜、杨紫、邓伦等人的购物车,还包括运动员、时尚达人等。此外,用户可自行分享自己购物车中的物品给他人,但是目前仅限于淘宝App好友之间自由分享。
 
对此,阿里巴巴副总裁、天猫行业负责人吹雪表示,目前购物车分享功能首先是淘宝里的功能,未来分享到哪里还不确定。
 
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淘宝添加了微信、微博等分享入口,同时还有“复制链接”和“当面扫码”等多种方式。测试中,贝壳财经记者选择将淘宝物品分享至微信好友看到,目前还是自动生成淘口令,好友需要复制口令再打开淘宝,才能看到分享的好物。
 
测试显示,分享淘宝商品至微信好友,除了淘口令,还可以通过复制链接发送给微信好友。这一方式已经减少了一些繁琐过程——点击“复制链接”分享,对方会收到口令夹杂链接信息,点击其中链接,页面会出现“继续访问”提示,点击后即可跳转到商品页面。
 
这一分享过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显然带来不便,而访问外部链接在群聊中门槛更高。测试中,记者将淘宝某件商品链接群聊,群内成员点击其中链接并不能查看相关商品,也无法实现跳转。
 
跳转的绕路分享方式,并非仅存在于淘宝和微信之间。测试中,将淘宝商品分享至微博,同样需要经历发送包含商品链接的口令,对方点击后显示“如需浏览,请长按网址复制后使用浏览器访问”,尚不能实现直接转跳。
 
此次,贝壳财经记者测试了多款App的消费体验,涉及购物、生活、出行旅游平台的社交分享情况。记者注意到,同一系别的App在各自生态里的使用更加便利,例如饿了么、微博同属阿里系,相比其他App,微博上的饿了么外链则能轻松完成购买。同样,京东、拼多多的微信外链用户也能更顺畅地完成分享。
 
以京东商品为例,测试中,可分享至微信、微博、微信朋友圈、QQ等。与淘宝不同的是,除微博外其他腾讯系App,均能实现直接分享京东商品,不用通过复制链接等“绕墙”方式。
 
此外,拼多多商品可选择分享至微信、QQ、QQ空间等,和京东商品一样,用户可直接在腾讯系社交软件内打开分享链接。
 
记者测试过程中,美团、饿了么以及携程,目前均支持分享商品至微信、微博等,无需复制链接等二次操作。
 
2 转发至微博、微信抖音视频要先保存
 
互联网巨头在App之间筑起的“围墙”,早已蔓延至购物平台之外,而短视频分享即是另一大槽点。虽然通过“生成长图”“保存至相册”“复制链接”也能实现分享功能,但多一个步骤,多一层门槛,亦代表降低更多用户分享欲与使用的便利性。
 
贝壳财经记者测试中,抖音视频开放了抖音好友、微信、微信朋友圈、今日头条、微博等分享入口,但隐形门槛依然存在。
 
记者测试中将抖音视频分享至微信及微博看到,点击分享按钮,用户可选择发送视频或者复制口令发送给微信好友,而抖音则会自动下载用户想分享的视频内容。不过,记者测试中发现,分享视频跳转微信或微博后,并未有内容链接直接发送给好友,仅完成App跳转。也就是说,用户需要自行发送保存在相册里的抖音视频或者复制粘贴剪贴板里的文字链接给好友,才能实现视频分享。
 
此外,抖音暂时没有开放分享至小红书、快手等App的入口,用户只能通过保存至相册、复制链接、保存抖音码等方式,进行“绕墙”分享。
 
相比之下,同属腾讯系的快手视频实现了一键分享,用户选择视频内容可分享至微信、微信朋友圈、微博、微信看一看,但微博平台分享发布后不能直接播放,需点击链接跳转至快手播放。
 
贝壳财经记者测试多款社交App网址链接屏蔽情况看到,今日头条虽与抖音同属字节系,内容分享门槛并不相同。今日头条内容可直接分享链接至微信、抖音,小红书、快手等平台可通过复制链接的方式实现分享。
 
记者实测发现,小红书、微博内容可以直接分享到微信、微信朋友圈、微博等平台。其他App若分享,则需要通过生成长图和复制链接的方式。
 
目前,对于社交App来说,已实现更大范围的开放,其中小红书是记者所测试App中唯一可以无障碍直接将内容分享至“两微”的平台,且不用跳转即可观看内容。
 
3 阿里、腾讯支付“再推墙”
 
尽管壁垒一时难消,但阿里、腾讯、银联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时代大幕已然拉开。
 
“很多下沉市场的消费者手机内存有限,多下载一个App对他们来说都是一个负担。”某互联网电商从业人士说。
 
多位受访者在采访中表示,对于能够直接点开的页面一般会呈现接受态度,如果需要多一个操作,例如复制链接到另外一个App打开,一般可能不会继续操作。
 
如今,围绕支付巨头生态融合的消息不断。10月初,支付宝宣布已向银联云闪付开放线上场景,首批覆盖85%淘宝商家;在线下,与银联云闪付在多个城市实现收款码扫码互认,计划明年3月份覆盖全国所有城市。
 
同时,微信支付已与银联云闪付App,正式实现线下条码的互认互扫,微信小程序逐步支持云闪付支付。
 
不过,贝壳财经记者测试发现,目前各大平台更大程度上支持自己所属派系的支付工具,虽然多个平台上线了多种支付方式,但隐形门槛依旧存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已逐步向银联云闪付开放,但离真正的支付互通还存在差距。
 
记者测试中发现,淘宝、京东、拼多多、饿了么、美团App已有多元化支付方式,其中淘宝仅显示支付宝支付(包含银行卡支付),不过选择“帮我付”选项后,待支付链接可通过复制链接的方式转发给微信好友代支付。
 
“双十一越来越搞不懂规则了……”“越算越算不明白”“又是定金又是预售又是尾款,直接付钱多好?”“提前几天看攻略,还要看直播,搞清楚尾款规则,还要熬夜等待,太难了。”
 
消费者万众期待的双十一,已经变成了一场“烧脑游戏”。尾款、满减、跨店满减、喵糖、购物金、购物金膨胀……各类名词汹涌而来。除此之外,消费者要记住预售期、定金日、尾款日、特定红包日、最大满减期、跨店购物期,以及额外赠品福利的优惠时间段。
 
每年双十一都有消费者吐槽套路太多规则太乱,电商平台也曾公开表示,会回归到为用户省钱的初心,降低规则的复杂度,但今年“被双十一规则逼疯的我”“玩不明白双十一规则的我”等多个话题仍旧冲上微博热搜。
 
“烧脑游戏”背后,商家是怎么考虑的?运营方如何看待这些规则?为何不能给大家一个简单高效的双十一?
 
吐槽
 
双十一下单有网友“列数学公式”
 
双十一周期拉得越来越长。
 
今年天猫双十一从10月20号就开始了第一波预售,11月4日晚,其又开启了第二波预售;京东的双十一也于10月20日晚8点开始;拼多多“好实惠”11.11狂欢开启于11月5日;抖音“双11好物节”开启于10月27日。
 
有网友10月27日在微博上发问:“双十一开始了?什么时候开始的?什么时候结束?今天的折扣和双十一当天一样吗?”还有消费者询问“现在就买好了付了尾款,双十一当天干吗呢?”
 
11月8日,北京的白领刘雨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她在11月3号晚上下单的时候,时间超过了0点,所有商品一下恢复了原价,她只能继续等到11号,“明明10月20号就开始搞这些了,为啥中间还要空几天?工作忙的人哪有时间关注啊?”她还表示,“4号晚上什么满减规则也没有,今天看,商品又陆续出现满减。”
 
最“烧脑”的,依然是商品价格的优惠规则,一个网友晒出的购物订单显示,在他的一个双十一购物付款截屏中,涉及的计算项目包括商品总价、店铺优惠、跨店满减,品类购物券、红包(含双十一消费券)、预售商品定金等。不少消费者在微博上表达了他们计算满减以及凑单的“辛苦”。
 
一些人看不太懂规则。“比如满200减30,是付尾款的时候满200元还是不算所有优惠前满200啊?”齐先生非常困惑,然而拼凑才是最麻烦的,“因为优惠券有多个门槛,有店铺的,满减的,能否叠加,跟我想要的东西哪几个结合才是最合适的,怎样能够达到最优惠的价格?”
 
有网友列出数学公式和表格,进行详细的价格梳理和优惠计算,其表示,算优惠相当于做数学题,甚至“比做奥数还难”,“我算了一上午也没算出来购物车里到底满减多少,最后有点什么都不想买的想法。”
 
北京的王曼告诉记者,双十一预售开启后,有家生活家居类旗舰店,规则是让消费者先花1元钱购买一个面值200元券,同时消费者在确认收货后,有一部分产品可以联系客服退定金。
 
然而王曼在双十一预售开启后一口气买了30多件商品,所以她记不起其中一款产品最初标注的价格是多少,也记不清这款产品要不要退这个定金。她咨询客服,但是始终没有人回复。她一气之下就把这件商品给退了。
 
在瓜分红包的活动上,平台也仍然花样百出。以双十一“一起赢20亿红包”活动为例,用户需要先参加平台上的“喵糖总动员”活动,通过不断地做任务、拉人助力赚取喵糖,然后通过游戏化的“扔喵糖”活动,一点点地“瓜分红包”。
 
记者发现,豆瓣上有专门的“双十一喵糖总动员组队互助”小组,截至目前其总人数显示有3442人。在10月20日双十一预售开启后,和喵糖互助有关的帖子数量已经达到了3000个左右。
 
一位在校大学生小王告诉新京报记者,她的室友最近沉迷于喵糖赚红包游戏,每天在宿舍让人扫码。刘雨向记者吐槽说:这个喵糖游戏时间太长,“我闺蜜去年因为我没有帮她助力,差点和我绝交。”
 
一些消费者选择直接放弃。“又是定金,又是尾款,又是满减,又是喵糖。我这种懒人根本不会买的。”刘雨表示自己原本真的挺想买的,但是活动实在是太麻烦了。另一位有孩子的女士则希望双十一能够简单粗暴,照顾下当母亲的人,“能便宜就便宜,我们带娃的日子里晚上8点就困了,没时间蹲直播间,没精力算各种规则,只想干净利落买点刚需。”
 
分析
 
商家也“扛不住”,平台如何改进
 
“如果想凑够满200减30,你就只挑满200减30的商品,满199减25的这类就不要挑,或者挑进来就不要一起付款,你再跟其它199减25的那些商品一起付款。因为它们的门槛要求不一样。”在义乌做百货电商生意的商家张琳告诉记者。
 
另外一位杨女士也告诉新京报记者,“按照提示的规则,把同样满减的放在一起结算就行了。”刘雨则表示,网上那些网友晒出的计算公式太复杂,应该是想把一些优惠充分使用。“我就是用最基础的优惠,没时间算那些,算公式的时间还不如搬砖多挣钱。”
 
不过对于优惠券的设置,并不是所有商家都没有异议。张琳表示,“很多叠加的优惠最后是落到商家身上的,我们的价格根本扛不住。”她举例说,比如平台的满199元减25元,满200减30元,全网只要参加大促的商家都要签约来满足规则,这需要商家投入成本,而在此之前商家已经需要先给自己的商品打一个折扣价。“再加上快递等成本,大促时商家想要赚钱真的很难。”
 
北京某健康行业知名品牌的电商操盘手宋若表示,买家对于同一个产品有了优惠力度上的认知之后,等到恢复日销,会很难再把价格做上去。张琳表示,由于这种折扣加上优惠力度比较大,之前一部分商家在大促之前,先提价然后再打折,“如果他不提价,可能他的价格承受不住要求的折扣。”
 
为何要设置这么复杂的双十一规则?上海一位电商代运营公司负责人吴宇认为,主要是平台、品牌方、商家等都有各自的诉求。
 
他解释称,电商平台要和其他平台竞争,平台上的某品牌的店铺要跟同品类竞争,同品牌下不同店铺也有竞争。综合以上三种维度层面的竞争以及相应的落地策略,就导致在消费者眼中整个活动规则变得复杂。
 
为什么商家不一步到位直接设置最低价格呢?某知名电商代运营企业CEO陆晔认为,商家之所以使用满减活动而非直接降价,是想在保持自己价格力的同时,提高客单价。此外他认为这也是在同一个竞争生态下,所有品牌都进行促销加码导致的。
 
“以前的双十一活动更复杂,除了有平台活动、商家活动、还有各种栏目细分活动。”陆晔表示。
 
宋若告诉新京报记者,从去年开始到今年,平台里面会有一些工具帮助商家计算价格,自动显示在所有商品上,对于买家这边,也是平行来计算优惠,用吊牌价格直接减去所有优惠,得出最终价格。
 
吴宇称,“消费者其实不需要去看那么多复杂东西,客服非常清楚优惠和价格,所以直接去问客服就行了。”拼多多商品默认选择微信支付,点开其他支付方式可选择支付宝、花呗等。
 
记者调查看到,不同App都有“隐藏”其余支付方式的独特方法。美团可选择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但要关闭第一个跳出来的自有支付页面才会显示选择微信支付或支付宝支付等页面。饿了么可选择支付宝付款和微信支付,但微信支付、花呗在“其他方式”中被折叠,需点开“其他方式”按钮才显示微信支付。
 
4 一天一封“敲门”邮件
 
平台之间的“封杀”,大众并不陌生。高墙筑起,“保存至相册”“复制链接”等二次操作,成为跨平台分享的必经之路。
 
反垄断背景下,互联互通今年频繁被提及。9月9日,工信部有关业务部门召开“屏蔽网址链接问题行政指导会”,要求9月17日前各平台按标准解除屏蔽。几日后,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赵志国公开表示,屏蔽网址链接是今年7月启动的互联网行业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整治问题之一。当前正在按照专项行动的方案安排,指导相关互联网企业开展自查整改。
 
双十一临近时,阿里各级别高管多次公开“求互通”,其中,阿里巴巴集团首席市场官董本洪就曾呼吁,“好的东西应该和好朋友分享”,暗指希望淘宝购物车能够一键分享至微信。
 
淘宝和天猫两大主阵地之外,阿里旗下被视为对标拼多多的性价比电商平台淘特也开始“喊话”。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淘特事业部总经理汪海表示,在直连微信支付进展缓慢的背景下,淘特启动了微信扫码付项目。“在没有互通前,先用扫码付的方式完成支付,哪怕这种过渡方式就存在几周或者几天,我们也希望直连微信支付不要等待太久。”

dawei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