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手机全球市场份额大跌,靠IoT怎么挽救消费者业务?

华为手机业务的危机越发严峻。
 
1月28日,国际调研机构Canalys与IDC同时发布了2020年Q4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报告。
 
在IDC的报告中,华为智能手机全球出货量为3230万台,在全球市场份额占比8.4%,滑落至第五。
 
IDC 2020Q4手机市场份额占比,
而在Canalys的报告中,华为已然跌出前五,被归为其他,具体数据没有公布。
 
Canalys 2020Q4手机市场份额占比,图源Canalys官网
 
近期,华为又进行了重要的人事调整。
 
1月27日,华为内部发文宣布人事变动,华为消费者BG 总裁余承东兼任云与计算BG业务总裁,原云与计算BG总裁侯金龙任命为华为数字能源董事长。
 
此次调整透露的信号是,今后云与计算BG业务将成为华为的重点业务,而余承东的职位变化,也体现出其未来的精力不会局限在手机业务上。
 
1月21日,根据深网消息,华为内部人士表示,华为手机业务的基本策略是,用有限的芯片无限延长手机业务的生命周期。
 
从上述华为内部人士提供的消息,可以得知,在手机芯片固定、手机出货有限的情况下,华为手机的增量空间天花板明显。
 
在这个困局之下,华为原本的“1+8+N”产品战略,要逐渐摆脱对“1”的依赖,扩大“8+N”,则成为华为接下来争取C端用户的关键。
 
其中“8+N”便是华为的泛IoT业务。除了笔记本、平板、智能穿戴等,还包括各类2B和2C的智能互联业务,以及去年11月并入消费业务BG的智能汽车业务,也同样加入IoT业务阵营。
 
在华为消费者BG里,未来loT业务起到的作用将更加重要,它将在手机业务下滑的情况下,充当用户的蓄水池。
 
华为强大的自研实力也正在帮助IoT业务开辟道路,作为IoT产品的系统架构鸿蒙OS系统,华为已准备将该系统运用到越来越多的IoT设备上。
 
不过,商海竞争依旧少不了对手,国内的互联网厂商乃至传统制造业都已争相涌入这一赛道,其中小米的布局可谓激进。
 
在IoT布局上,源于种种因素的阻碍,华为自身芯片和操作系统的研究,并不能短期成功,这场热门赛道的竞争,也像一场时间的竞速,其胜负的结果取决于华为研发速度,和小米OV、美的等厂商抢占市场的速度。
 
最终,华为IoT业务能不能完成扩大C端用户的使命?
 
1、为什么是IoT?
 
经历过多次封禁后,在全球市场上,华为手机已然受到明显的影响。
 
在芯片断供危机之下,华为手机出货量急剧下跌。据国际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数据显示,尽管在2020年二季度华为智能手机出货量超过5500万台,夺得全球市场第一的位置,但在三季度,华为出货量急剧下跌23%,三星重新回到第一的位置。
 
与此同时,在2020年上半年,由于Google市场的封禁,原本华为重要的欧洲市场已经失去了优势地位。调研机构Canalys数据显示,2020年一二季度,华为在欧洲市场的市场份额同比下滑35%、17%。
 
2020Q2欧洲手机市场份额变化,图源Canalys官网
 
手机可以说是华为消费者业务的重要支撑,2020年10月华为Mate40发布会也披露了,目前华为连接的智能终端中,10亿部设备有7亿部是手机。
 
如今,作为重要支撑的手机业务遭遇重大变故,华为急需为消费者业务寻找新的增长点,而这一使命落在了IoT业务身上。
 
2019年3月,华为正式提出了“1+8+N”战略,由此形成了华为消费者BG的整体业务框架,其中“1”是核心产品手机,“8”包含了PC、平板、电视等8大主流品类,“N”是与生态合作伙伴的研发产品。
 
在华为手机受限的情况下,摆脱对于“1”的依赖,其营收重担也更多分担到了“8+N”上,IoT业务对于支撑华为消费者BG也将承担更大的作用。
 
根据中国工研院数据,2021年全球IoT市场将突破万亿美元,2017-2022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3.6%,中国工研院表示,IoT将成为未来几年推动科技产业发展的一大动力。
尽管IoT经过多年发展,但这个赛道依旧存在巨大的市场空间。
 
据小米发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财务数据显示,其IoT业务收入达到了181亿元,同比增长16.1%,其中通过IoT设备数量达到了2.9亿台,同比增长35.8%。
 
当下,5G全面商用后,华为也在加快IoT的落地。
 
2020年3月,余承东全面阐述了华为IoT战略图,其中包括华为三个圈层的产品结构生态,以AI为内核,软硬件为生态平台,“1+8+N”战略为落地产品。
 
华为选择IoT不仅是想在硬件层面找到新的突破口,其在软件层面也有着多重考虑。目前,华为鸿蒙OS操作系统正在加速研发,从鸿蒙OS 1.0到鸿蒙OS 2.0 Beta版本,鸿蒙OS系统也已经实现兼容安卓应用。
 
在技术要求上,华为IoT业务并不太受到当下芯片断供的限制,华为可以基于自身生态进行研发设计,如华为研发的鸿鹄、鲲鹏、腾系列芯片,都可以实现自给自足。
 
重要的是,华为部分智能手表已经搭载了鸿蒙OS,而经过IoT产品过渡后,华为也将聚拢一波开发者并积累经验,后续也将更容易在华为手机上搭载鸿蒙OS。
 
与此同时,IoT产品战略更大的意义在于,构建一个庞大产品生态群落,手机仅仅是其中的一个。
 
用华为自己的话来说,在研发等底层技术上,华为可以自己营造“黑土地”,然后在“黑土地”上面种花、种草,营造大生态。
 
2、寻找更多可能性
 
“2020年是华为IoT生态业务的崛起之年。”去年11月,在华为智选举办的首次专场品鉴会上华为消费者业务Hilink生态总经理闪罡表示。
 
当天,华为发布了智能摄像头、智能门铃、电动儿童牙刷、智能水杯、扫地机器人、智能枕头、智能台灯、智能吸顶灯等共计11个品类16项产品,涉及生活、出行、健康、舒适四大领域。
 
发布会现场,闪罡还表示自2018年起,每年华为智选的产品销量都同步增长500%。
 
2020年,华为继续在寻找IoT的各种可能性。
 
当年12月,华为又推出了面向出行、家庭场景的三类产品,分别是华为智能家居战略及全屋智能解决方案、车载智慧屏、华为智慧屏S系列。
 
大力推进下,华为部分IoT产品份额已经做到了国内领先的地位。
 
根据《IDC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数据,2020年第三季度,华为的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已经增长到了941万台,市场份额达到28.6%,同比增长近8个百分点。

dawei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