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肺加速国产化 让救命稻草不会是奢侈品

要让中国的ECMO尽快走向市场,需要“死磕”离心泵、膜肺氧合器等关键核心部件的结构设计和材料研发,培育市场和科研人才,而救治团队的能力和经验,也需与之匹配。
 
关注人工器官发展
 
◎本报记者 金 凤
 
现代医疗技术的助攻,正让生命变得越来越顽强。
 
在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中,俗称“人工肺”的ECMO替代人的心肺功能,在体外进行呼吸循环支持,为患者赢得救治时间,被称作“救命神器”。
 
ECMO是一种医疗急救设备,是目前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最核心的支持手段,它通过将人体内的静脉血引出体外,经过特殊材质的人工心肺旁路氧合后,再注入病人动脉或静脉系统,为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持续的氧气供应,同时排出废气,以维持患者生命。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屡建奇功
 
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ECMO屡建奇功,成为重症肺炎患者的“救命稻草”。
 
2020年1月22日,武汉中南大学启用ECMO成功救治了湖北首例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同一天,国家卫健委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正式将ECMO纳入其中,同时它还出现在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推荐的疫情防治所需设备清单里。

dawei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