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协批评大数据杀熟 有些经营者利用算法进行价格歧视

有些经营者利用算法进行价格歧视;部分平台及平台内经营者为了获得好评,运用刷单等方式,编造虚假高分评价,或者隐匿中评、差评,使真实评价无法显现。
 
1月7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在京召开“网络消费领域算法规制与消费者保护座谈会”。北青-北京头条记者了解到,中消协在座谈会上建议称,加强网络消费领域算法规制,保障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
 
近年来,平台经济快速发展,网络购物、交通出行、旅游住宿、订餐外卖、网络游戏等生活消费领域都出现了大型平台企业。这些平台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丰富的产品或服务,为社会创造了价值。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比如,网络游戏抽奖概率不明、大数据杀熟、网络消费促销规则繁复、网络搜索竞价排名推荐、网络直播推送违反法律规定和公序良俗、刷好评隐差评使评价结果呈现失真、平台采用算法限制交易等。
 
中消协表示,根据消费者投诉、有关调查和相关报道,网络领域涉及消费者权益的算法应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通过监测分析消费者的消费行踪轨迹,如浏览过的页面、广告、商品服务、话题等,有针对性的对消费者进行商业营销;有些经营者利用算法进行价格歧视;部分平台及平台内经营者为了获得好评,运用刷单等方式,编造虚假高分评价,或者隐匿中评、差评,使真实评价无法显现;平台经营者制定各类排名榜,声称基于消费者好评率、销量等,对各行业或商品服务类别进行排序,引导消费者选择,但具体如何计算得出的难以知晓;一些线上经营者开展有奖销售、抽奖兑换,特别是部分网络游戏公司经常性推送游戏道具抽奖活动,虽然公示了中奖(掉落)概率,但是其算法程序不透明,实际中奖概率缺乏管控,屡遭消费者诟病;一些平台利用所处优势地位通过算法在流量分配、搜索排名等方面设置障碍和限制,控制平台内经营者开展交易,影响公平竞争和消费者选择。

dawei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