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价更高?大数据时代平台杀熟怎么破?专家解析

许多消费者曾质疑,为什么并不是旅游旺季,机票价格却越搜越高;为什么聊天时随口提到某款商品,转眼就会在各大平台上看到相关的广告推送?为什么使用一款App,会弹出几十页翻不完也读不懂的隐私政策,而要使用它,你必须点击“同意”?当有一天你不想再使用它时,却怎么也找不到注销按钮在哪里?
 
大数据时代,我们总能更快地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却似乎越来越难躲开其中暗藏的算法陷阱。
 
会员价比非会员价还高?平台运用算法进行“杀熟”
 
不久前,一篇质疑某外卖平台运用算法进行“杀熟”的文章引发热议。该平台的一位会员用户肖先生指出,同样的订单,他的配送费定价时常比非会员用户的更高。
 
肖先生:经常点同一家(的外卖),有一天我开了会员之后发现配送费价格一下就较之前涨出了三倍。然后那天我试了几乎一小时,配送费一直是比平时高出了六元。
 
 
肖先生告诉记者,之后的一周,他在点外卖的时候,经常同时用两部手机,分别登录会员账号和非会员账号,进行对比实验,发现配送费上的差别总是存在。于是他将这些观察总结成一篇文章发表了在个人公众号上。
 
肖先生:后来我这篇文章出来之后,很多网友在我后台留言都有这种会员“杀熟”的情况。比如说一个鼠标,非会员购买的时候100元,但是用会员买价格变成了110元。结果我开了会员之后,反而比非会员价格还要高,那我开会员的意义在哪。
 
文章引发热议后,相关外卖平台联系了肖先生。针对他提出的质疑,平台方给出的回复是:配送费上的价格差异是由于系统缓存而导致的误差。

dawei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