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身处全球化秩序重塑的时间窗口,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被视为构建内外“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抓手。
2021年,步入“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中将“加快数字发展,建设数字中国”作为独立篇章,描绘了未来五年数字中国建设的新蓝图。
具体到云计算产业,规划纲要草案指出,要加快推进云操作系统迭代升级,推动超大规模分布式存储、弹性计算、数据虚拟隔离等技术创新,提高云安全水平,并以混合云为重点培育行业解决方案、系统集成、运维管理等云服务产业。
不只是顶层设计层面加以战略部署,产业界早已形成共识,数据已然是当下企业最为核心的生产要素和战略资产,因一切数据“上云”,相伴相生而来的云计算产业市场也有规模预判。
据IDC数据统计,2019年,包括云服务(公有云服务和专属云服务)、云相关服务(云专业服务和云管理服务)、云基础设施建设(企业用户和服务商云基础设施建设)在内的中国整体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了329亿美元,预计2024年该市场规模将达到1000亿美元以上。云计算巨头在今年初齐发力,纷纷着重打通企业和政府机构等资源。
当产业链愈发挺进“深水区”,云计算的主战场显然也发生了变化。历经十几年发展,从底层产品技术到平台服务,从云基础设施到应用层,从互联网巨头主导的消费市场,再到面向不同行业的解决方案,中国的云厂商正战略转移至企业级、政务侧的全面争夺。
混合云势不可挡
其实,国内“全面上云”至今已摸索了两年有余。2020年的疫情黑天鹅事件,让本就火热的云计算产业再添了一把柴,使得该市场的竞争直接从云基础设施加速延伸至各应用层。
经过技术抗疫、防疫的“大练兵”,不仅让传统产业界清醒地认识到,“云”端之重要性,整个产业互联网的数字化融合进程也更为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