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里,华科机械学院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实验基地中,张海鸥团队仍在加紧制造一批应用于航空领域的高端金属锻件。春节前,该团队携金属3D制造技术和欧洲空中客车公司签署了科研项目合作协议。这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空客飞机包括机翼、发动机等在内的飞机零部件将可能实现中国打印。
紧贴时代脉搏才有意义
在王桂兰眼中,丈夫张海鸥是个多才多艺的人。“他的歌唱得非常好,我当时就是这样上当的。”谈起当年,50多岁的王桂兰略有些羞涩。
1987年,在北京科技大学读完研究生后,张海鸥只身一人东渡日本。彼时,他想继续学习轧钢技术,但日本导师却指点道:“这方面的技术,日本已经研究得差不多了。”一语惊醒梦中人,张海鸥随即转向,开始耕耘特种精密成形加工研究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