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黑科技如何使失聪人群重新取得“新声”?

每年9月的第四个星期日是国际聋人日。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大约有2780万听力残疾人,占到残疾人总数的30%以上。作为一种听力重建装置,人工耳蜗可以有效改善听力损失严重、助听器配戴无效或效果甚微的听力残疾人的听力水平。
 
为什么耳聋还会引发其他疾病?
 
广义的耳聋是各种不同程度听力损失的统称。当今社会,耳聋正成为严重的社会公共健康问题。2011年美国Beaver Dam队列研究发现,听力损失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稳步增加。80岁以上老人有超过80%患病。根据病因,耳聋可以分为遗传性耳聋和非遗传性耳聋,根据发病时间可以分为先天性耳聋和后天性耳聋,而根据发病机理可以分为传导性耳聋、感音神经性耳聋和混合性耳聋。
 
耳聋可对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引起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包括但不限于痴呆、孤独、抑郁状态等。2017、2020年柳叶刀关于老年痴呆的报告中,耳聋均被认为是痴呆最重要的潜在危险因素(图1)。小规模荟萃研究也提出听力干预可改善老年患者的社会隔绝与孤独。因此,改善患者听力,减缓听力下降伴发的认知功能障碍具有重要且急迫的临床价值。

dawei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