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持续推进反垄断监管,大型互联网平台场景开放与支付领域互联互通日益受到相关部门重视。9月24日,央行副行长范一飞在“第十届中国支付清算论坛”强调,当前支付产业公平发展面临新挑战,支付领域反垄断有待深入;9月9日,工信部在“屏蔽网址链接问题行政指导会”上,要求限期内各平台必须按标准解除屏蔽,否则将依法采取处置措施;9月13日,在国新办“推进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 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部长肖亚庆强调,互联网安全是底线,“互联网发展一定要能够使得老百姓(603883,股吧)的生活更加方便,最终促进互联网行业平台经济健康有序发展”;2019年8月,人民银行《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提出推动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打通条码支付服务“壁垒”……
密集如雨点的监管动作,让巨头们打了十年的支付战争似乎一夜之间休战。9月28日,有消息表示,阿里旗下的饿了么、优酷、大麦、考拉海购、书旗等应用均已接入微信支付,淘特、闲鱼、盒马等App也已经申请接入微信支付。但网购达人小雨总感觉购物并没有变得更加方便:比如淘宝和天猫还是用不了微信支付,比如京东还是用不了支付宝……手机里的购物平台和支付软件好像变了,又好像没变。随着各家进一步开放,他的这种不适感会有所缓解吗?
从一枝独秀,到二分天下
移动支付上演至如今“军备竞赛”的场面,还要从2013年前讲起:在支付宝、微信诞生之初,互联网行业的风格还不似今天的猛烈,无论阿里还是腾讯,都曾崇尚开放的战略。而移动支付可以被看作是腾讯和阿里“相爱相杀”的起点。2013年,微信推出了微信支付功能,依托其社交业务积累的用户体量,直接威胁了阿里的核心业务“支付宝”。伴随着微信支付的进一步成熟,使用微信付款的习惯也催生了微店的上线。阿里另一核心业务淘宝也开始受到冲击。在此背景下,阿里优先关闭了微信的淘宝客接口,长达7年的支付战争打响了。
“高筑墙,深挖洞,广积粮”。两大平台开始暗自角力,布局移动支付的各自江山。一边是阿里入股微博,让微博变成了淘宝广告的阵地,也变成了小雨等万千少女的“种草宝地”。另一方面,腾讯选择了京东,通过入股京东打下京东的支付江山,并同时布局了蘑菇街、唯品会、拼多多等新阵地。2015年,微信在春晚赢得了「红包战役」大捷,微信支付用户在当年也反超支付宝用户,一跃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支付一哥”。结局自然是“猫鹅”反目,支付宝选择了屏蔽来自微信的所有链接,腾讯也不再给支付宝任何推荐位。
大型站长资讯类网站! https://www.0796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