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要想管住照骗,难度有多大?

成立的第八年,小红书已经成为了难以忽视的“种草平台”,但也遇到了极难处理的生态治理问题。
 
近期,小红书又一次因为过度的“滤镜”而被挂上热搜。刚刚过去不久的国庆假期中,小红书平台上充斥的夸大的景点“种草”笔记,引起了用户的不满。
 
紧接着,一系列连锁反应产生。“小红书种草笔记代发4元一篇”的现象,经媒体报道后,引发外界对小红书虚假笔记、代写代发等黑产的讨论。此后,在#我再也不相信小红书了#的微博热搜中,大V、普通用户纷纷加入对小红书的吐槽,分享了被“打卡文”欺骗、难以辨别广告和种草文等各种经历。
 
这是一场围绕小红书作为内容社区平台的核心竞争力的危机。回溯发展早期,小红书真实分享、快乐“种草”的社区氛围,曾吸引了无数用户涌入,用户在这里分享或寻找别具一格的生活方式,但如今,用户在小红书上已经感受不到“真实”,而只看到了一堆“假人设”“假照片”和“假笔记”。
 
随着负面舆论的爆发,小红书也出面道歉。同时也提出解决方案,包括鼓励小红书发布者做有用而非美化的分享,推出景区评分榜、踩坑榜等产品。
 
 
 
 
实际上,小红书对于平台上的博主管理并不是刚开始。自去年以来,小红书就开始严管内容,包括:提高博主接广告的门槛,严禁博主接私单;发布社区明文规定,整治泛滥的不良信息;封禁或处罚代发、代写等黑产行为等。
 
在内容生态的治理上,小红书动作颇多,却依然迎来了近期负面舆论的爆发,小红书并非第一个遇到生态问题的社区,但为什么它的治理难有效果?平台乱象又为何屡禁不止?
 
 
 
“假人设”、“假风景”正在摧毁小红书
 
“标记我的生活”,小红书的开屏页面显示的标语,表明了它的态度:每一个普通用户,都能在这里分享自己独特的生活,渐渐地,小红书也成为了美好生活的代表。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用户对真实生活面貌的分享,逐渐走偏了。
 
曾经用户将小红书作为“种草圣地”,但很多事物却被美化得有些过分了。
 
近期,关于小红书“虚假一面”的相关讨论陆续出现,这也是小红书第一次在大众层面引起如此巨大的反响。
 
#小红书的网图滤镜有多强#的微博热搜下,旅游博主的风景分享,被质疑是滤镜加成。
 
在社交媒体上,网友开始盘点那些不值得一去的网红景点。比如小红书上号称三亚“超好拍秘境”的“蓝房子”,网友实拍图更像是乡间随处可见的破旧小屋。位于澄江市的“少女心的粉红色沙滩”,没有沙,实际上更像是泥滩。
 
 
 
在此之前,小红书虚假的一面已经备受质疑。
 
最开始,人们对小红书上充斥着的“奢华”“炫富”生活感到厌倦:名媛们在各个五星级酒店打卡、从护肤品到手包的奢侈品分享、华而不实的各种网红店……博主的分享中,时刻让人感受到消费主义的“陷阱”。
 
为了获得高点赞、高收藏,博主开始立“假人设”。五星级酒店打卡,可能是几个网红在“拼单”;分享奢侈品护肤品的“空瓶”,可能是从二手网站中收购而来;“抽脂”“打玻尿酸”等相关笔记,可能将用户引向非正规的医美机构。
 
在小红书上,大多博主只分享“美好的一面”,而将“坑”留给了亲自去体验的用户。
 
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内容社区商业化必经的道路。随着平台商业化速度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博主前来掘金,随之也形成了复杂的产业链,其中包括了博主、品牌方、MCN机构以及黑产。
 
相比于单纯的分享,如今小红书头部博主大多有专业的团队。一张照片可能将经历数个流程的把关,从图片到文案、标题都花尽心思,他们需要让自己的分享帖变得更加引人瞩目,从而获得更多流量,这是他们承接广告的基础。

dawei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