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搜狗、完成业务重组,腾讯搜索的下一个锚点在哪里?

历时383天,搜狗正式纳入腾讯门下。
 
10月15日,搜狗与腾讯正式完成交接,搜狗全员转换身份入职腾讯,同时旗下产品也正式接入腾讯。
 
这个悬在腾讯心中2589天的“石头”终于落地。
 
完成合并的同时,腾讯随即宣布,旗下腾讯看点将正式官宣更名为“信息平台与服务线”,同时进行战略转型,未来核心战略将以搜索引擎为主,信息流地位逐渐弱化。
 
对于腾讯而言,核心战略的升级,绝非只是说说那么简单,更为重要的是,从2006年起,就开始做的“搜索梦”,在今天或许有望实现。
 
 
 
 
主推搜索引擎
 
丢不掉的“搜索梦”
 
此次,腾讯将搜索、浏览器等信息类产品并入新业务线,同时将搜索引擎升级为核心战略,可以看出是腾讯对搜索的重视,但主要目的还是在于做深自己的搜索业务。
 
这一点也算是市场统一的观点,无论是早先还是现在,腾讯对于搜狗的频频出手,最终目的都是将布局搜索引擎市场,增强自身在搜索领域的话语权。
 
事实上也是如此,腾讯与搜索有着颇深的渊源。
 
2006年,腾讯想要在搜索市场有所作为,就打造了自己的搜索引擎——搜搜,但好景不长在运营一段时间后并没有很大的起色,腾讯搜搜负责人先后离职,这项业务宣告失败,2013年,腾讯正式把搜搜卖给搜狗,并投入4.48亿美元,持有搜狗36.5%股份,这也为后面的收购埋下了伏笔。
 
 
 
搜索似乎也已经成为腾讯不得不补齐的短板。
 
虽然,腾讯旗下部分产品推出内部引擎,但自身内容信息的完全输出依然需要依赖兄弟平台的搜索引擎,搜索引擎俨然成为连接用户和腾讯自身生态内容的工具。
 
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就是微信,2017年,微信内测搜索功能;2020年,微信正式升级“搜一搜”,旗下公众号、小程序等20多种信息被纳入搜索范围,但这在百度、字节这种“信息流+搜索”模式面前,竞争力不足的问题也显现出来。
 
这也要源于当前的信息流模式存在的一些弊端,此前腾讯用户获取信息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旗下平台实行推送各种信息,在众多信息中寻找优质内容,但这种方式是较为被动,无法完全满足消费者更为多样化的需求,更改搜索引擎,用户主动获取信息,能够释放出信息内容本身的更多价值。
 
 

dawei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