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迟到的电商主播 赶个晚集,我仍然做出了100亿GMV

许多人感叹,在直播+电商的发展下,城市间消费的差异越来越小,电商从业者也感受到了这轮变化。
 
在过去的两年里,所有人都在经历电商行业的巨变。
 
随着内容展现方式的变化,电商行业也从图文时代进入到了短视频+直播的时代,决策链路从购物车提前到了点开视频、进入直播间的瞬间。
 
本期显微故事讲述了一群电商行业从业者,在过去一年里:
 
有的人首播300万人观看,一晚上卖出1个亿,挂上热搜后,被追问“那是谁”;
 
有的人被笑称“入局极晚的小伙儿,进入了大神云集的美食行业”,却成了行业黑马,第二场直播带货成绩排名第三,仅次于戚薇和成熟服装主播邱莹莹。
 
还有人内容创业十年,见证了传统电商内容变现链路长、许多公司倒在黎明前,却发现如今从顾客点开视频、进入直播间的瞬间,内容就已经开始变现。
 
当传统的电商格局发生变化之后,他们又遇到了什么呢?在剧烈的变革中,他们又经历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呢?
 
以下是关于他们的真实故事:
 
“直播不是风口,是趋势”
 
朱萧木已经记不太清楚,去年4月1日,他第一次在抖音电商上直播有多少人围观。
 
他只记得在“交个朋友”的直播间,观看人数首位数是3,后面跟了好多个0,“很震撼”,经由别人提醒后,他才恍然大悟,“应该是300万”。
 
这场300万人观看的直播,用现在的目光看来有些简陋。布置简单、场布上没几个字,和那些成熟的主播动辄把产品摆满屏幕相比,直播间显得有点寡淡。
 
屏幕前,只有两个不惑之年的男人坐在镜头前,一个端着产品介绍,另一个脸上挂着有些尴尬的笑容,举着印着产品名称和注意事项的白板。
 
但就是那样的情况,主播喊出“上链接"时,粉丝们却反馈付款按钮点不了——产品被一抢而空。
 
坐在直播间里的朱萧木看不到实时的销售额,只能从现场助理的“售空”,和用户刷屏的“没了”感受火爆,“真是夸张”,朱萧木坐在直播间里感叹。
 
当晚持续3个小时的直播,产生了一亿多的成交量。朱萧木的名字也连着一亿多的成交额被推到了台前,挂在了热搜上。
 
许多人都在问,“朱萧木是谁?”这也是朱萧木此前想解释,又没办法好好解释的话题。
 
在媒体报道中,朱萧木是一个追逐“风口”的连续创业者。
 
 
 
2012年,朱萧木放弃了美国建筑设计师的工作、优厚的待遇,回国创业,成为某家国产手机公司的001号员工,现在又转入直播行业重新启航。
 
在朱萧木的描述里,他觉得自己不过是在“顺势而为”。
 
在美国,朱萧木仅是助理建筑师,大部分时候设计的是楼房里的楼道、厕所,日子过得没有冲劲。相比之下,国内正全面强调“中国智造”,同龄人都在撸起袖子创业,他没理由不加入进来。
 
“现在也是一样,直播不是风口,是趋势”,朱萧木站在抖音电商x一刻Talks的舞台上,认真地演讲道。

dawei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