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生鲜电商平台“呆萝卜”在几经沉浮后正式宣告停止运营。
根据该平台发布的公告,由于安徽菜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下称“菜菜公司”,为呆萝卜运营主体)最终没能引入重整投资人,菜菜公司即日起停止营业;呆萝卜APP停止向消费者提供服务,各线下门店停止营业,并在近期内陆续关闭。
其实,呆萝卜的败局早在两年前就已显露。该平台早在2019年11月就曝出拖欠供应商货款、资金紧张,此后呆萝卜尝试过自救,并于12月宣布回归,可惜其“复活”的时间并未维持很久。
在疫情常态化的环境下,生鲜电商等在线商业模式实际上迎来了复苏的契机,呆萝卜却在行业复苏之际倒下,令人感到唏嘘。回顾呆萝卜的死亡之路,背后的原因值得行业企业深思和参考。
经营困局难解,呆萝卜苟延残喘两年终迎溃败
天眼查信息显示,呆萝卜的运营主体菜菜公司成立于2015年10月,注册资本为500万元,创始人李阳为法定代表人、大股东及疑似实际控制人。成立至今,菜菜公司仅在2018及2019年获得累计两轮融资,总金额约7亿元,投资方包括XVC、高瓴资本和五源资本。
据悉,呆萝卜采取门店合伙的方式拓展布点,经营模式为“线上预定、线下自提”,为用户提供社区生鲜零售服务。2018年之前,呆萝卜的门店仅设立在安徽合肥,在生鲜电商赛道的存在感并不强烈。
在得到资方青睐并获得天使轮融资后,呆萝卜开启了跨省跨城市运营,2018年11月在南京开启第一家跨城门店。根据呆萝卜此前披露的信息,截止2019年9月,呆萝卜进驻了安徽、江苏、河北、湖北四省共19座城市;客单价在25-30元之间,订单量在1000万单每月。
但就在呆萝卜开启扩张之路后不久,其便接连陷入关店风波。2019年7月,有消息称呆萝卜在南京、合肥、马鞍山等地大量关店;彼时,呆萝卜回应称不存在区域性闭店的情况,只是个别门店进行升级,属于正常的业务调整。随后,呆萝卜对外释放已完成6.3亿元A轮融资的消息。
然而,就在放出新一轮融资消息的次月,呆萝卜又一次陷入“闭店”危机。当时,呆萝卜再次否认,并称未来将会开设更多门店。
没过多久,负面消息再次向呆萝卜袭来。2019年11月起,业内传出有关呆萝卜拖欠供应商货款、裁员欠薪等信息。这一次,呆萝卜终于承认了资金告急,并关闭了杭州中心。此后数日,呆萝卜接连发出多个公告,从承认资金紧张到公开致歉,再到公布自救措施。
到了同年年底,呆萝卜发布“重启公告”,表示将于2019年12月9日百店同启,从发源地合肥再次出发。可惜,想要再出发的呆萝卜只坚持了一个多月,2020年初,呆萝卜便宣布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如今,呆萝卜的停运公告直接宣告了它的死亡。从2019年7月开始传出关店消息到现在,呆萝卜苟延残喘了两年,终究还是解不开经营困局。
自身造血能力不足,激进烧钱却输血无望
呆萝卜缘何至此?
经济学家宋清辉曾在谈及呆萝卜的经营危机时表示,呆萝卜“线上订线下取,今日订明日取”的经营模式,不符合当今社会的快节奏潮流。这种模式是引发此次危机的因素之一,不仅不会助力呆萝卜走出困境,还可能会把其拖入深渊。呆萝卜的运营模式存在致命的问题,改变其运营模式可能是他们唯一的出路。
换句话说,受运营模式拖累,呆萝卜自身的造血能力并不突出。
除此之外,按照呆萝卜CEO李阳的说法,呆萝卜的致命问题还存在于激进的烧钱扩张打法。
在2019年陆续曝出裁员、关店等风波后,李阳出面回应了外界对于该公司资金问题的质疑。李阳称,呆萝卜累计获得的7亿元融资均真实到账,且都投入到公司的发展使用,但由于公司对增长的预期太高、且低估了生鲜的烧钱速度,以至于造成了消耗过快,最终影响到业务运营。
在停业公告中,呆萝卜方面也提到,菜菜公司于2020年1月23日进入破产重整程序以来,历经近21个月的时间试图扭亏为盈、重整旗鼓,但依然没能引入重整投资人,导致经营每况愈下、公司难以为继。
大型站长资讯类网站! https://www.0796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