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科学依据的网络占卜,其实与封建迷信只有一墙之隔,很容易滋生出犯罪活动。
 
 
遇事不决怎么办,掐指算一算。网络占卜这种传统算命与互联网结合的产物,算不上创新,看起来似乎还有点荒谬,但却让一些年轻人爱到不能自拔。
 
“现实生活很枯燥,为了取悦自己吧。”“面对竞争压力,需要心理慰藉。”对于网络占卜,一些参与过的年轻人认为,“算命”不会给生活带来多大改变,但可以缓解焦虑情绪,帮助自己释放压力。
 
有需求就有市场。目前,网络占卜已催生出一个千亿级的市场,让参与其中的人赚到手软。有报道称,一位拥有46.6万粉丝的博主@龙女塔罗的收费标准高达2000元/小时;另一位“网络占卜师”@酒友trot微信语音占卜收费也360元/小时。
 
然而,在一些专业人士看来,没有科学依据的网络占卜,其实与封建迷信只有一墙之隔,很容易滋生出犯罪活动。
 
截至目前,已发生多起网络占卜诈骗案件。
 
 
 
网络玄学市场已达千亿
 
“你会为了我去陶白白搜星座吗?”近段时间,陶白白星座周运势,正在年轻人中间掀起热潮。
 
据了解,星座博主“陶白白Sensei”在抖音平台一个月涨粉超千万,其视频内容围绕十二星座的人群日常表现、性格特点、恋爱心理等进行分析解读。在他的评论区中,经常有粉丝直呼“好准”“说的是我了”。
 
从七月中旬开始,关于陶白白的梗迅速在抖音传播开来。甚至有人找对象,需要对方先去看陶白白的视频写观后感。
 
不独占星,算卦、塔罗、风水、转运……这些神秘的字眼,都是网络占卜这门玄学的一部分。由此催生出的玄学经济,已然形成一门庞大的生意。
 
其实,早在10年前,天桥底下的“算命人”就已经开始触网,改头换面成为网络上的“占卜师”“解卦人”,甚至成立公司、学院、协会等机构,宣传着明码标价的服务项目。
 
2012年6月28日,主营风水命理、算命、算卦、看相、看风水的新加坡风水公司“新天地集团”,正式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全球第一家上市的风水公司。其创始人在各种场合宣称,自己和算命先生本质的区别是:算命先生给人们的是“宿命论”,听天由命;新天地团队要教给人们运用各种特殊方法,让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2014年7月,国内自媒体“同道大叔”在微博开始发布一系列星座吐槽漫画而走红。随后以“同道大叔”IP为基础,成立了深圳市同道大叔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营以星座文化为核心的泛娱乐业务。
 
2016年,上市公司美盛文化(002699,股吧)以3000万元的对价拿到同道文化15%的股权。2016年12月8日,美盛文化发布公告称,其控股股东美盛控股以2.17亿元,收购同道文化72.5%的股份,同道大叔的原作者蔡跃栋通过这笔交易套现1.78亿元。
 
自媒体“神棍局”于2016年11月21日成立,主要人员仅有7人,先后获得了两轮近千万元融资。2017年8月开始推出线上“预约算命”咨询服务,价格从1200-10000元的预约名额不到十分钟就被抢光。
 
2019年初,神棍局创始人雷洛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曾表示,“去年一年,神棍局和军机策两个公号给团队创造了一千四百多万的收入。”
 
而目前神棍局团队运营的军师策提供“命运咨询”服务的“军师”,收费在1200-5000元之间。
 
“同道大叔”和“神棍局”只是资本热捧的一个缩影。据投资界统计,2014年至2019年之间,至少20家占卜命理类公司拿到融资,其中不乏知名资本的身影。比如小米集团参投了“星座女神”A轮的数千万,东方富海是“蓝星漫”Pre-A轮的投资方,“同道大叔”的A轮中有红杉中国,腾讯投了“易奇八字”的天使轮和战略入股“测测星座”,后者正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星座社群App。
 
据七麦数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苹果应用市场关于命理学的应用程序多达227款。这些应用中只要提供个人信息,系统可自动生成个人运势、感情财富等情况。当然如果需要更高阶的详批、求断,则需要开通VIP会员或者付费。
 
据曾获得来自蚂蚁投资的“高人汇”创始人袁钰膦估算,中国约有14亿人口,16-50岁的目标用户占比约45%,其中付费用户约16%,他们年均占卜算命最低消费为1000元,合计下来,就是一个超1000亿元的市场。
 
资本的介入让占卜在新媒体时代更好的宣传与推广,借助互联网更精准地投放到目标受众手机上,更快地赚钱。以抖音为例,在搜索“塔罗”“预测”等关键词时,就能精准找到职业塔罗师的账号。
 
 
 
营销上,塔罗师们采用和在线教育“低价体验”再付费类似的方式,先在直播间打出“首张牌免费”的优惠,鼓励粉丝获取首次体验资格,如果想获得更深度的服务就需要额外消费。
 
当抖音、B占等平台上沉淀的粉丝团稳定后,再导入微信这样社群关系更强的私域,达到提升粉丝粘性和复购率的目标。
 
 
 
而且借助资本的力量,让过去单打独斗的算命先生,成长为团队化、企业化的运作模式,不断拓宽产业链,从视频打赏到护身符、转运手链的销售,展现出极强的吸金能力。
 
 
 
年轻人为何甘愿被“收割”?
 
网络玄学市场的迅猛发展,离不开年轻人的倾情参与。
 
中国科协曾经发布过《第三次中国公众对未知现象的抽样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每4个中国人中至少有1个“相信”玄学,有过算命行为的受访者高达40%。而根据网易数读今年3月发布的一组调研数据,年轻人逐渐成为算命的主力用户,曾有过“算命”经历的年轻人占比高达78.81%,其中超七成的青年选择线上方式。
 
比起上一代,现在大多数年轻人都受过良好的教育,许多年轻人明白,玄学多少带有一些迷信色彩。
 
为何年轻人还愿意参与网络占卜?多位观察人士认为,很多年轻人也意识到“算命”不会多大改变,更多地是出于缓解焦虑情绪和压力的心理需要。
 
“我觉得年轻人热衷于互联网算命,大部分都是为了取悦自己,现在的生活很枯燥,也很快节奏,需要一些可以寄托的东西来慰藉内心,给乏味的生活增加调节剂。”有读者在相关文章底下留言。
 
 
 
也有观点认为,玄学内容以其神秘、不可证伪性吸引着一批年轻爱好者。星座运势、求签预言、转云活动也越来越融入到年轻人的日常生活,成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
 
除此之外,年轻人的爱好是一个方面,算命师的诱导也起了迷惑作用。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张昕认为,许多算命师通过模棱两可的描述让人对号入座,但其实这段描述适用于很多人。
 
他进一步指出,心理学当中有概念叫掌控感,是对于不确定性的一个规避,

dawei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