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常加班到大小周、996的存在,国内互联网行业“内卷”由来已久。
尽管这种工作制度往往伴随着加班费补贴、打车报销、免费夜宵等多种额外福利,但从公开信息来看,因过度劳累导致身体受损、甚至突发状况住进ICU的事件屡有发生。更重要的是,这种机制也在很大程度上不可避免地与现行《劳动法》中的有关规定相悖。
前段时间,有网友爆料称,有着“互联网卷王”之称的字节或将采取新的“1075工作制”,即早上10点上班、晚七点下班,一周工作5天;此外,员工在工作日7点以后如需加班“要有理由并经过领导同意”方可进行,每天最多可申请3小时。
消息一出,外界一片哗然。不少人认为在字节带动下,互联网大厂或将自发开启一轮反内卷的战役。不过,从目前字节在职员工的一些反馈来看,这场所谓反内卷之举到底是“真功夫”还是“伪反卷”,目前似乎还不好说。
难落地?
事实上,互联网大厂开始有意识地调整在职员工的工作作息并非始于当下。自今年年中起,字节、阿里、快手等一些互联网头部企业便陆续对外宣布各自新的职场规则,如取消996、取消大下周、限制加班等一系列措施。
对于这些站在时代浪尖二十余载、推崇高付出就会拥有高回报的互联网/科技企业而言,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对外还是对内,主动做出“减速”这样的决策并不容易,也很难平衡。这一点,从此前字节宣布取消大小周时,多数员工持反对态度就可以看出。
就此次字节将启动“1075工作制”的真伪,『数科社』向多位字节在职人员求证,得到的答复均为“应该会执行”,只不过截至发稿所谓宣布这一机制的“内部信”尚未正式发出。
尽管大多数人对这一制度的出台予以肯定,但同时他们也表示,就实际层面而言,“其实很难落地”。在职场社区脉脉上,不少字节的员工同样也流露出这样的担忧:
一来,字节的业务体量非常大、内部节奏非常快,每一位员工每一天都会有巨额的工作量需要完成,这还不算上内部沟通与协同过程的成本。尽管公司正逐步降低员工在厂内的工作时长,但如果不从OKR上直接做出调整或者增加人手,1075其实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二来,职场中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很多工作内容都是在回家路上、甚至是到家以后临时发生的,伴随而来的,往往还有交付周期和交付成果的短、平、快、有效,但1075根本无法覆盖这种频发的情况。
在与这些大厂员工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在当代职场人、特别是这些在某一领域拥有极强专业能力人们眼中,工作时长和价值实现不能直接划等号,成长、增值的方式有很多,熬时间肯定不是最“聪明”的那个。
有这样一个案例足以说明这一点。早在100多年前,福特汽车开创性地将工人的日薪从2.3美元提高到5美元,但工作时间却从每天的10个小时减少到8个小时,当时所有人都认为福特疯了,但革新的结果却证明:福特变得更好了。
需要强调的是,一个公司、机构的经营运转和商业迭代,靠的是整个组织的发力和协同,企业应该追求的是整个组织的效率提升,而不是聚焦在个体工作时间的长短。反之,工作机制的变革或许也能在某种角度上,倒逼职场人更好地对抗拖延,真正提高工作效率。
跟牌
正当无数互联网大厂员工纷纷向字节员工投来羡慕的目光时,又有网友爆料称,腾讯也将开始执行“965工作制”(每天9点上班,6点下班,每周工作5天)。当然,“跟牌”的不止腾讯一家,望京阿里同样也开始了“每日定点巡视,下班就关灯”。
或许是职场内卷碰触007的时日过长,尽管在各个大厂带动下,“上班正常化”渐成一种必然趋势,但职场人在集体憧憬生活美好的同时,仍不免陷入这样“薛定谔式”的担忧:
大型站长资讯类网站! https://www.0796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