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元宇宙的百老汇,元宇宙的香榭丽舍大道。这条大街与真实世界唯一的差别就是,它并不真正存在。它只是一份电脑绘图协议,写在一张纸上,放在某个地方。
——《雪崩》(1992年)
近30年后,科幻小说中的概念又一次引起了大众的广泛讨论,facebook改名为Meta迎接元宇宙,社交软件Soul上市时的《招股书》,都努力搭上了元宇宙的列车。甚至连行业冥灯罗老师也提到元宇宙是他下一个创业项目。貌似这回,科幻中的故事有望成为现实。
简单来说,元宇宙就是要通过先进的技术能力,在现实世界的基础上搭建一个平行的虚拟世界,现实中的人在虚拟时空中以数字化的身份存在,虚拟世界也存在完整的社会经济法则。
可以说,元宇宙的出现,为拇指党用户带来了新体验,为互联网产业的内卷带来新可能,为虎视眈眈的资本带来新出口。
如果我们把元宇宙分成虚拟元宇宙、脑接元宇宙、意识元宇宙三个阶段,目前我们肯定是处于第一阶段,三年前爆火的《头号玩家》描述的主角使用VR设备和其他个体的互动体验。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脑接元宇宙的未来,还是让世界首富马斯克的Neuralink去解决。现在,烤包子带你来窥探一下支持元宇宙沉浸式体验的必要硬件——VR设备的投资机会。
一家独大,多点开花
自1968年计算机图形学之父Ivan开发出了第一个头盔显示器之后,经过了经50年的探索与发现,2015年开始,各大科技巨头的产品线持续迭代,掀起了VR设备的第一波热潮。
产品是造出来了,但用户体验跟不上,一切都是白搭。VR设备分为一体机和分体机,分体机需要头戴VR设备,必须有线连接PC电脑或者游戏机,而一体机则只需要一个头显设备。彼时的VR设备,因芯片性能低、价格偏高,肢体行动受限(被绳子束缚)、游戏内容偏少等四大因素,在大规模用户推广环节折戟。
烤包子有幸在2016年参加过一次德国汉诺威国际工业展览会,体验过某家厂商的VR设备,真的是上头五分钟,眩晕一小时。除此之外,沉重的设备让人拥有头重脚轻的感觉,烤包子很难为其拍手叫好。
真正让VR设备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并收获一波粉丝的,还得是Facebook。小扎在2014年决定以20亿美元收购Oculus。经过了近五年的探索,2020年在有了2019年VR一体机Oculus Quest的预热之后,Quest 2一炮而红。截至今年3月底,Quest2 的销量已经超过了Oculus旗下其他所有 Oculus 头显销量的总和。Facebook牢牢占据着VR设备的头把交椅。
2020年VR设备出货量接近1000万台,究其设备出圈的原因,在产品性价比有了显著提升的背后,烤包子认为,天时地利人和一个都不可少。
2020年疫情的突然爆发造成了线下的社交隔离,宅经济(如VR游戏、虚拟会议等)产品需求旺盛,想想阿里京东是如何在非典期间走红的,或许你就能明白如今VR设备爆火的原因,这是天时。
5G的发展,带来了更低的设备延迟,也让曾经的眩晕感有了很明显的改善,也难怪5G运营商之一中国移动也要成立元宇宙产业委员会,跨界抢生意。未来随着国内的5G基建持续落地,会带给用户更好的沉浸式体验感,这是地利。
小扎在确定了VR赛道的光明钱途后,大手一挥,号召一万名精英去开发VR设备,是当时全公司员工总数的20%,在VR这个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赛道里,Facebook拥有了人和。
独木不成林,一人不为众。一个行业在早期的健康发展,绝不能没有竞争。Quest 2的发布为行业树立了标杆,Pico、爱奇艺等多款新品在硬件配置上也对标了行业老大哥,中国本土企业大朋VR和被字节跳动收购的Pico在2021第一季度也表现良好,头显设备出货量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三,同比分别增长108.6%和44.7%。2022年,苹果也有望发布首款MR产品(采用新一代影像穿透式设计);索尼有望发布新一代PS VR,其海量的娱乐生态可为其赋能VR游戏内容。百家争鸣的局面,或许才刚刚开始。
做个不恰当的比喻,Facebook的胜利犹如德国打响了对波兰的闪电战,但开局早期的阶段性胜利,能否维持到最后,那得看玩家能从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建立多深的护城河。
除了VR设备,相关产业链如芯片、激光定位、光学成像等配套的成熟,也是助推产品成功走向大众市场必不可少的一环。
大型站长资讯类网站! https://www.0796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