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ping blitz Singles' Day”——在外媒的报道中,国内的双11因为时间短、节奏快而被称为“光棍节的购物闪电战”。
 
虽然从去年开始不断拉长周期,有了从闪电战演变为拉锯战的趋势,但双11依然是迄今为止中国电商市场上众多购物节中,时间节奏紧张、参与人数众多、各方面玩家投入资源空前的一决胜负之地。
 
从2009年的5000万销售额、参与商家仅有27家,到2020年的仅淘系电商平台成交额就突破3723亿元,吸引25万品牌、500万商家参与。双11的参与平台也从早期的主流电商平台逐渐扩展为电商平台+短视频平台+内容社区平台。
 
对于参与双11的消费者、商家、平台三方来说,最终的胜利果实虽然主要集中在11月11日这24小时里,但这一天最终的结果,则取决于参与各方在战争开始前的竞争准备,也即战争理论中的“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养兵阶段即双11前夕,参与各方的动作频频。以主要平台方为例,淘系电商升级直播入口,加大流量投入;京东则是加码小时购,完善同城布局;抖音升级安心购,强调售后服务;快手则是开启116品质购物节,强调领跑双11。
 
然而据《晚点LatePost》报道,快手电商近日将2021年的GMV目标从7500亿~8000亿元下调至6500亿元,下调幅度13.3%~18.8%。相比之下,抖音今年GMV目标则为1万亿元。
 
一方面在双11的备战阶段,突然宣布下调电商业务整体GMV;另一方面,快手同步进行了新的组织架构调整,联席CEO制度结束,进入掌门人管理时代。
 
一系列的动作背后,可能是一向以“慢”著称的快手,终于发现自己不适应闪电战的模式。
 
佛系快手天生的慢基因
 
尽管名字中有一个“快”字,但是快手却是一家携带着“慢基因”的公司,当然也有人称之为佛系快手。
 
佛系的叫法主要集中在2011年~2016年,但这段时间是快手悄无声息高速增长的阶段。
 
成立于2011年的快手,理念是让每一位用户都有机会表达自我需求。随后花了足足五年时间,实现了用户即内容的生产模式。产品形态也跟随趋势变化,从最开始的动图制作工具演变为短视频内容社区。
 
依靠着移动互联网趋势和这种“自生产”模式,2015年1月,在没花一分钱运营的情况下,靠着用户自主传播,快手的日活用户突破了千万。
 
 
 
不过因为用户群体一直处于传统互联网的聚光灯之外,在市场上并没有发出多少声音。直到2016年的一篇《残酷底层物语:一个视频软件的中国农村》出圈,快手开始广为人知。此时,大家才了解到,这款几乎没有印象的产品是中国当时第四大超级APP。
 
当时创业黑马(300688,股吧)社群大会对于快手的颁奖词是:“与其说是快手发现了一个隐秘的巨大人群,不如说是这个人群发现了快手。”这个颁奖词成为了佛系快手最大的褒奖。
 
作为这个颁奖词的注脚,广为流传的一个段子是:2016年下半年,快手才开始招聘推广人员。当时有人问宿华,你们每个月投多少广告,宿华回了一句“快手不投广告”。
 
早期的技术和趋势红利中,放养了五年的快手增长,很快迎来了强竞争的短视频红海。在抖音的竞争之下,2018年快手陷入增长停滞,2019年快手发布内部信,其中佛系快手所代表的慢基因被高层痛斥。
 
这封由宿华、程一笑联署的内部信明确要变革组织、优化结构,并开启面向未来的“战斗模式”。
 
战斗的第一目标就是,在2020年春节以前,实现主站3亿DAU。其中,一二线城市用户和南方用户是快手拉新的重点。这一战斗,在快手历史上又被称为K3战役。
 
K3战役最终借助春节晚会红包实现了第一目标,不过短视频的格局却依然没有发生转变,快手从被追赶者退居为第二名的追赶者。其中的主要原因,快手内部显然更加清楚。
 
还是那封内部信中,快手的慢基因,以“平庸的公司没有未来”、“我们对现状很不满意,松散的组织、佛系的态度,慢公司正在成为我们的标签”等措辞严厉的形式,被直白表现出来。
 
从佛系快手变为慢快手,一个残酷的现实就是,初心情怀终究抵不过商业市场上的竞争。
 
 
一步慢,步步慢
 
同样难以避免的市场竞争,如今正在从内容流量的主业演变到商业变现的生存上。
 
2020年,快手发起K3战役的终点也是直播电商行业迅速崛起的起点,同年,抖音、快手两大短视频内容平台直播带货的崛起,使得这一年被称为直播电商元年。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淘宝、抖音、快手占据了中国直播电商行业99%的市场份额,GMV分别达到4000亿、5000亿和3812亿。
 
在短视频内容主业上后发制胜的抖音,在直播电商领域同样后来居上,成为快手最具威胁力的竞争对手。

dawei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