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的10月29日,是马化腾的50岁生日。
这些年,他公开露面的时间和次数越来越少。从缺席公司内部的年会,到错过意义重大的两会,再到连续三年避开乌镇峰会,马化腾似乎有意淡出公众的视野。
2013年时,马化腾在众安保险公司开业仪式上讲了一个金句:即使你什么错都没有,就错在你太老了。
在互联网领域,“衰老”就像坐上5G时代的“网速火箭”。不断更新的微信版本,三五天就冒出一个看不懂的网络新词,都让身处其中的人们更容易体会到“老”的状态。
“我最担心不理解以后互联网主流用户的使用习惯是什么,包括QQ也好,微信也好,没有人保证一个东西是永久不变的,因为人性就是要更新。”说出这句话时,马化腾露出一丝无奈。
残忍的是,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总有人正年轻。即便焦虑如马化腾,时刻关注年轻人的喜好动向,依然无法阻挡头条系和抖音的崛起。
2019年,是字节跳动扩张版图的一年。这一年里,张一鸣奔袭腾讯起家之本与商业壁垒护城河——社交和游戏领域。
互联网圈子里,广告、电商和游戏被称为流量变现的“三驾马车”,而游戏被认为是离现金流最近的主要行业之一。
2019年上半年,字节跳动就已超越腾讯、百度,成为中国第二大数字广告商,在此基础上,成立朝夕光年大举进军游戏领域更是水到渠成。
张一鸣曾说,“创建今日头条不是为了成为腾讯的员工。”雄心至此,他已然成为腾讯面前最具挑战的竞争对手。
1971年出生的马化腾大概想不到,在腾讯已经强大到看似无所不能的时候,他的帝国会遭遇一位80后年轻人的袭击。
近年,更多互联网人迈入“知天命”之年。10月1日,网易创始人丁磊也刚刚过完自己的50岁生日;小米创始人雷军、微信之父张小龙、携程创始人梁建章都生于1969年,两年前就跨过了知天命之年……
第一代互联网大佬们年岁渐长是无法回避的问题,面对新一代少壮派的迅速崛起,以及永远追求新奇用户,企业传承成为一个必须正视的问题。
PART.
01
走到交班关口?
2020年12月8日,北京亦庄。
“3、2、1”倒计时结束,京东大楼里一片欢腾。
当天,京东健康举行香港上市“云仪式”,上市的锣声响起,股价飞速飙涨55%,惊喜尖叫声在顷刻间炸裂开来。
一片振奋中,台上重量级嘉宾个个喜笑颜开,却独不见京东创始人刘强东的身影。
以往,他是热爱这样的场合的。2014年,京东登陆美股,刘强东携团队赴美敲锣。上市的钟声响起,红色彩纸纷纷扬扬,人群中的他情不自禁地欢呼。
可即将迈入“知天命”之年的刘强东,游离在公众视野之外已有很长一段时间。不仅缺席京东健康上市“云仪式”,更早之前的2020年6月,京东集团回港二次上市之时,刘强东同样不见身影。
从2018年底开始,他就在试图一步步减少自己之于京东的个人色彩。那时,44岁的刘强东先是卸任京东集团CEO,徐雷接任并从幕后走向台前。自此之后的两年里,刘强东不断“放权”,接连卸任十几家主体公司高管,鲜少公开亮相。
刘强东
就在人们还在讨论京东何去何从时,马云也挥一挥衣袖,在教师节这天主动宣布,将在明年辞去董事局主席职位,投身教育事业。
退休前,马云为阿里做了最后一件事——收购网易考拉。
在大部分人眼里,这是现任管理层对阿里成立二十周年的“献礼”,但是马云知道,对于已经拥有跨境电商业务的阿里巴巴而言,这不是一次进攻,而是一次针对拼多多的防守。
有相关报道显示,阿里巴巴之所以斥资收购网易考拉,目的在于阻止拼多多与网易考拉走在一起。而拼多多的背后,是一位来自杭州的80后:1980年出生的黄峥。
完成收购后的第4天,也就是马云55岁生日当天,他身穿暗红色T恤,在人流的簇拥中,上完了自己最后一天班。马云称,为了这一天,他已筹谋十年。
阿里的公开信中表示,“10年前我们就问自己这个问题,如何保证马云离开公司以后,阿里巴巴依然健康发展?我们相信只有建立一套制度,形成一套独特的文化,培养和锻炼出一大批人才的接班人体系,才能解开企业传承发展的难题。为此,这十年来,我们从未停止过努力和实践。”
面对少壮派的冲击和创始人逐渐老去的事实,传承问题成为第一代互联网巨头的共同难题。
起初,创始人们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勤奋努力将打下江山,将企业做强做大;但到了职业生涯的下半场,却要想尽办法将个人影响力从自己一手创立的企业中摒弃,这本质上是违背人性的。
PART.
02
难以磨灭的个人烙印
与马云相比,黄峥是不折不扣的后辈,他们各自带领的公司,正是中国互联网不同代际的典型代表。
26年前,马云受托去往洛杉矶,作为翻译沟通落实一项高速公路投资,未果。便从洛杉矶飞到西雅图,找他在杭州电子工学院认识的外教比尔。信仰互联网的比尔带着马云去西雅图第一个ISP公司VBN参观。
公司的人帮马云打开Mosaic浏览器,键入Lycos.com,对马云说,“你要查什么,就在上面敲什么。”当天,马云请对方给他的翻译社做个主页,晚上就收到5封邮件,分别是来自日本、美国、德国客户的询价。
最后一封来自海外华侨,是个留学生,他对马云说,“海博翻译社是互联网上第一家中国公司。”那是马云“中国黄页”的灵感来源。
马云
林军曾在《沸腾十五年》一书中写道,学习、赶超美国,一直是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最重要、最激烈、最质朴的情感,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但在互联网之前,我们更多的只是一种徒劳式的呐喊和掩耳式的自欺。
但互联网不同,互联网在美国的每一个细小创新,在太平洋(601099,股吧)西岸,都会有人进行学习、借鉴甚至模仿跟随。这种路径,一定程度上形成良性循环,成为互联网创新中国的内在推动力。海归群体和具有海外视野的本土创业者,成为中国互联网早期创业者的生力军。
大型站长资讯类网站! https://www.0796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