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作为腾讯事实上To B业务平台负责人,汤道生或许从来没想过腾讯的财报中会把To B的业务单独列支。但从2020年腾讯三季报出现To B业务的相应数据之后,以往一直被人看作口号的“腾讯数字新基建”,逐渐清晰起来。
 
11月10日,腾讯公司发布了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报告期内,腾讯公司实现营收1423亿元,同比增长13%;归属于公司权益持有人的净利润为395亿元,同比增长3%;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腾讯公司的净利润为317.51亿元。
 
关键数据显示,第三季度腾讯来自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0%至433亿元,占总营收30%。
 
在汤道生负责的云及其他企业服务方面,腾讯的CRMSaaS解决方案——腾讯企点已经服务了超过100万家企业,并愈来愈多地被大中型企业采用。
 
另外,汤道生手里腾讯另一张牌——腾讯的数据库PaaS解决方案,也就是腾讯云企业级分布式数据库(TDSQL)现已服务超过3,000家客户,横跨金融、公共服务和电信等多个垂直领域。
 
财报数据显示,在金融行业垂直领域,TDSQL服务中国前十大银行中的六家,且愈来愈多金融机构在其核心系统中采用TDSQL,体现出对公司数据安全性、可靠性及一致性的信任。
 
以上数据的稳健增长说明腾讯To B业务逐渐成为腾讯赖以依赖的生存保障,而同时财报显示,三季度,腾讯研发产生的开支达到137.3亿元,创出今年单季度新高;今年腾讯前三个季度累计研发投入达到378.59亿元,同比增长36%,也是历史最高水平。
 
汤道生在去年双11当天接受媒体采访时就To B业务第1次被列入腾讯财报说出的那句话——“几年默默无闻,快毕业的时候女神终于看了你一眼,并且叫出了你的名字”,现在已经成为所有腾讯To B业务决策和实施者们心里边永恒的记忆。
 
某种意义上说,生存的问题已属久远,如今腾讯To B业务进入到深水区,考虑的是如何把自己的生态体系覆盖到更多实体经济所在的行业。
 
这已经不仅仅是迭代了。
 
 
骨子里的To B基因
 
2018年9月30日,腾讯进行了公司历史上第三次重大组织架构调整,对原有的七大事业群(BG)重组整合,新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平台与内容事业群(PCG),这被很多人称作“9.30 变革”。
 
很长一段时间里,930变革本身并没有被过多关注,人们对于这个时间点记忆犹新的理由,仅仅来源于马化腾提出“腾讯全面转型产业互联网”的说法。
 
彼时大众的眼光都聚焦在腾讯未来的运营方向,但其实在这次调整中,腾讯已经给转型产业互联网奠定了一个非常良好的基础,相应决策的背后是将所有To B的业务进行整合,以腾讯云为核心,打造一个趁手的武器出来。
 
这里所指的就是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该事业群的主要部分脱胎于原 SNG 旗下的腾讯云业务,也包括原 SNG 的音视频团队、优图 AI 实验室团队,以及原 CDG 的智慧零售,原 MIG 的地图、安全、孵化器的互联网+业务和原腾讯云主体。
 
这是腾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完全To B 的大业务单元,分散在各事业群下面的 To B 业务获得了统一的接口,以更加聚合、高效的方式为企业客户提供服务。当大家把目光都投入马化腾提到的产业互联网上,大谈特谈产业互联网布局时,腾讯所有的To B业务已经在悄然之间形成了聚合的优势,开始推动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升级。
 
有意思的是,跟所有人都认为腾讯一开始是一家To C的公司不同,曾经很长时间内,腾讯的确是在依靠To B的业务生存。也可以说,腾讯一开始就是一家完全以To B服务作为商业模式的公司。
 
故事还要从1999年11月说起,在腾讯成立一周年的时候,那时候还叫OICQ的QQ迎来注册用户100万的高光时刻,而马化腾的账面上只剩下1万多元。
 
被银行贷款拒绝后的马化腾,还曾想把QQ以60万价格卖给广东电信。但在签字的那一刻,他不甘心又后悔了。
 
2000年8月,在生死边缘挣扎的马化腾终于找到机会,跟深圳移动签订了“即时通——移动 OICQ”业务的试运行协议。这个在他人看来不起眼的协议,让腾讯之后发展出万亿的互联网帝国。
 
因为深圳移动尝到了甜头,在跟腾讯合作的时间内,用户数量尤其是年轻用户的数量激增,5个月后,中国移动也开始全面拷贝这种“i-mode”模式,正式推出了移动互联网业务品牌——“移动梦网”。
 
当时中国移动该业务的首批合作伙伴之一便是腾讯。关键腾讯OICQ信息跟手机流量打通,向移动导流的能力实在太强,以至于移动的移动梦网相应通讯卡卖的非常火爆,当然腾讯的分成也非常高,高额利润彻底解决了马化腾的后顾之忧。
 
 
 
在此基础上,腾讯还曾推出短信服务、铃声服务、网络游戏等业务。移动增值服务使得腾讯跟移动合作三年就已经收获了3亿元的纯利润。
 
这些描写在马化腾创业经历《腾讯传》中的内容,被看作是其商业生涯的开始。
 
上述商业模式里,腾讯本质上就是移动梦网的供应商,通过向移动梦网出售服务来换取分成利润。如果放在现在来看,这是一个非常明确的To B业务。
 
基于移动梦网服务带来的灵感,2003 年 7 月,腾讯正式启用RTX(腾讯通)品牌,它的前身为BQQ(Business QQ)。RTX 作为企业级即时通信平台,可以帮助人们通过文本消息、文件传输、直接语音会话或视频的形式满足不同办公环境下的沟通需求。
 
这是腾讯日后所有To B业务的开端,也是现在腾讯云的最早雏形。多年后腾讯To B大旗正式打开,或者说全面打开,是历史的必然。因为对腾讯而言,To B的基因,是刻在骨子里的。
 
 
为什么腾讯能做To B
 
实际上,2018年的930革命,是腾讯历史上第三次机构大调整。第一次发生在2005年,当时已经多元化的腾讯,以业务和产品为导向,将组织架构BU(Business Unit,业务单元)化,这个时候人们还在惊叹于QQ的大力发展,但腾讯已经看到了将一个社交平台转变成一个互联网服务平台的必然性。这使它由一家初创公司成功转向了规模化的生态协同,由单一的社交产品成功变成了一站式生活平台。
 
到了 2012年,腾讯将组织架构从BU化升级为BG(事业群)制,面临竞争伙伴带来的压力,腾讯主动求变,开始向单一的模块赋权。直到后来腾讯从PC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全面升级,并有了今天“连接一切”的开放生态。

dawei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