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条在中国政府网的留言,引发了IT圈不小的轰动,在社交媒体上引起热议。
11月1日,网民“Mary”留言称,“我是一名软件开发人员,今年45岁,精通各种技术体系……而我辞职回家半年后再回来寻找工作机会的时候,却发现连个面试机会都很难得到。”
近年来,职场“35岁现象”一直是热议的话题。不久前还有48岁外企高管给市长信箱写信求助,也在网上火了。这位网友的留言一经报道,更是戳中了无数人的内心:“辞职前还是公司的核心技术骨干,可辞职半年后连个面试机会都没有了。”
其二,从企业理性看,不是不给面试机会,作为强势一方,企业也要从成本收益的角度,最大化自身利益,特别是在吃青春饭的行业,年轻人的“性价比”更高。
其三,从个人心气看,不是找不到工作,只是心满意足的高收入、好岗位,心态平衡、认清自我很重要。
因此,延长职业寿命根本在于自己。看中多大收益,也要承担多大风险。破除“人到中年就业难”之困,相关部门应着眼大多数,研究更多人性化措施,包括取消将年龄作为录用的“刚性”门槛等,让各个年龄段的劳动者,都有发挥的舞台。
大型站长资讯类网站! https://www.0796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