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知秋,热搜是微博流量塔尖的集中化体现。在行业监管加强、广告竞争越来越内卷的情况下,微博的内容、产品已经在发生蝴蝶效应般的连锁变化,长期来看,商业价值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
 

 
“微博的热搜变了”,近期不止一位用户察觉到,从前满是明星八卦的热搜,现在成了新冠疫情、两会、高考、奥运会、电竞EDG夺冠等社会热点。
 
“热搜回到了最初的样子”和“没有明星八卦的微博不好看”,两种声音在同时蔓延。
 
在娱乐行业监管落地后,微博近日发布了首份财报。不少人关心,热搜变了,微博还好吗?
 
11月11日,微博(NASDAQ:WB)发布截至2021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未经审计财务报告。报告显示,三季度营收为6.074亿美元、同比增长30%。Non-GAAP净利润2.096亿美元,高于市场预期的1.90亿美元,同比增长37.25%,Non-GAAP净利率为34.5%。
 
另外,从用户数上来看,截至9月底,微博MAU(月活用户)为5.73亿,同比净增6200万用户。DAU(日活用户)为2.48亿,同比净增2300万用户。
 
受业绩利好,财报发布后,微博开盘涨超10%,当日收盘涨4.61%,报46.11美元。
 
一叶知秋,热搜是微博流量塔尖的集中化体现。在行业监管加强、广告竞争越来越内卷的情况下,微博的内容、产品已经在发生蝴蝶效应般的连锁变化,长期来看,商业价值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
 
监管对业绩有何影响?
 
无论外界的质疑声如何,微博的吸金能力和用户数量确实在不断增长。
 
目前,微博的营收“主力军”依然是广告和营销收入。三季度,微博这部分收入为5.3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4.41亿元),同比增长29%。
 
同期,微博营收的另一支柱——增值服务收入为698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2%,这主要得益于2020年11月收购的互动娱乐公司带来的收入增量,而部分被直播业务收入的减少所抵消。
 
 
 
广告和营销收入方面,由于部分行业的整顿,微博广告主的构成也有所变化,但三季度重点行业依旧保持较高增速,例如美妆个护、食品饮料、3C数码等,此外,重点开拓行业如游戏、鞋服等也贡献了较高的收入增长。
 
在财报电话会议上,微博CEO王高飞称,“从收入结构来看,虽然部分行业面临宏观以及监管所带来的较大不确定性,但广告收入的大盘在三季度和四季度,还是可以保持不错的增长。”微博预计,2021年第四季度净收入将同比增长15%至20%。
 
对于影响较大的文娱和教育行业,王高飞表示,“文娱行业更多是内容合作,他们并不是我们的客户。所以,这次行业政策其实对微博收入影响不像其他同业那么高。随着文娱行业逐步规范,影视综节目陆续正常上线,广告需求侧将会逐步恢复。而教育行业占我们(总体)份额不到2%,K12可能影响更小。”
 
虽然文娱可能对包含会员付费在内的增值服务有影响,对整体收入影响不大,但微博依然要考虑对流量的影响,需要寻找新的增量。
 
作为社交媒体平台,“热点+社交” 一直都是微博的爆款规律,对流量有极大拉动作用。
 
比如在今年的东京奥运会项目上,在7月和8月,由于暑假假期和奥运热点效应的叠加影响,微博的用户规模和流量在这两个月达到了继去年3月疫情之后的峰值。
 
另外,微博也加强了外部流量的采买。营收成本和支出总计3.94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9%。其中,营收成本1.03亿美元,市场营销成本1.41亿美元,产品研发成本1.19亿美元。
 
流量也带动了用户的增长。截至9月底,微博MAU为5.73亿,同比净增6200万用户。DAU为2.48亿,同比净增2300万用户。目前,活跃用户中来自移动端的比例达到了94%。
 
值得注意的是,微博视频号的开通规模超已超过2000万,虽然速度不慢,但还处于视频化早期。
 
“由于教育、游戏行业的整顿,渠道竞争环境减弱,市场上整体的用户获取成本有所下降,再加上微博在用户获取成本上的优势,单位用户成本会持续下降。同时,随着我们持续优化渠道投放和产品承接的效率,渠道用户留存率持续提升。”微博电话会议上透露。
 
微博应变
 
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对今年的互联网行业尤其如此。
 
2017年是微博的转折点,主要是因为外部行业两个重要的变化开始显现作用。
 
第一是,以今日头条为主的信息流广告崛起,广告从品牌展示和点击广告,向更注重品效合一的兴趣广告发展;
 
第二是,随着4G的兴起,视频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出现了快手、抖音这样的短视频平台,和B站这样的长视频平台。
 
为了应对以上两个变化,微博做出了一系列产品迭代、内容、商业化策略的调整。
 
其中产品是内容和商业化等功能实现的基础,在三季度,微博的产品新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信息流、视频化、合规化。
 
首先是信息流,由于微博本身就是信息流,所以相对变化不大。在今年尤其强调“热点+社交”的结合,王高飞表示,“三季度微博在产品功能上重点加强了博主内容的粉丝触达,以及用户的关系构建,进一步提升了用户在信息流的消费性和社交性。”
 
“得细分用户群者得天下”,如何精准触达目标群体,对用户进行有效转化,提升投放效率也成为广告主们的重要考量。
 
微博存在着广泛的兴趣圈层,这些兴趣圈层涵盖了从美妆个护、食品饮料、到3C数码、游戏、鞋服等领域。由于今年营收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这些垂类领域,所以微博后续一定会持续发力。
 
而更大的变化,则是视频化,包括视频号和直播连麦。
 
视频号已经是大势所趋,对微博而言,做不做已经不是个问题,但怎么做能与其他视频平台形成差异化,又能跟自有产品调性契合?
 
微博给出的答案,是针对重点垂类领域,培养用户使用习惯。
 
三季度,微博视频号的开通规模超已超过2000万。目前已经覆盖泛生活和泛娱乐领域,包括综艺、媒体、搞笑、美食这些领域。同时,科普、法律、财经等泛知识领域的视频热度也在上升。
 
 
 
而在直播连麦上,不同于其他平台的秀场式直播,微博将重点依然放在提升媒体和社交性上,希望通过“直播+热点”,产生新的热点讨论氛围和深度互动阵地。
 
比如奥运期间,共有50多名运动员、上百位KOL及多家头部媒体连麦讨论奥运话题,奥运健儿@刘诗雯Sunny与粉丝连麦互动,2天冲上了3次热搜榜。
 
整体来看,微博视频化还尚在早期,不过增长势头比较良好,深耕垂类的策略,也与信息流形成了互补。
 
变局下的商业价值
 
成立至今,微博已经十二年,这也是中文社交媒体持续探索的十二年。
 
 
 
就在抖音、快手大放异彩之前,微博是社交媒体中的一枝独秀,也是年轻人最爱的社交平台之一。就在2018年初,微博市值达到了历史最高峰,股价一度高达143美元,市值也超过300亿美元,位列中概股市值榜 Top 10。
 
然而,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崛起,广告主也更加注重投放的品效合一,微博却一路被“饭圈”为代表的“流量派”裹挟,停留在一个看似流量的舒适区,却是小众娱乐的包围圈。
 
2020年开始,广告行业监管趋严、“饭圈”整顿,打破了这种平衡。
 
“整体来看,过去几年整个文娱行业其实是过于头部化的,这也导致了微博的文娱流量过多的依赖少数综艺节目和少数明星。随着政策的逐渐落地和视频平台、电视台转型,明年有望加大影视节目的供给,也将会看到更多合作机会,以及更为健康的明星粉丝活动生态。”王高飞表示。
 
数据显示,第三季度,微博通过“饭圈治理专项”“未成年保护专项”以及配合“清朗行动治理专项”等,对违规微博、违规群组和超话、违规采编发布新闻和恶意营销账号等进行了大批量处理,其中饭圈专项共清理违规微博近5万条,清朗行动专项永久封禁违规账号1175个,未成年保护专项处置违规账户18万余个。

dawei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