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头先生在应用市场中每天都会有新发现,每天都可以看见很多新产品上架,各家各有所长。通过上架到各大应用市场中去吸引用户是产品最基本的渠道。那么当产品还不够成熟,或者说还没有经过市场验证的产品,到底该如何找到初始用户帮助产品进行改进呢?
 
种子用户
 
第一、明确定位,梳理好目标渠道
 
菜头先生所理解的互联网产品都是基于用户服务而延伸的,既然是服务,那么一个产品到底该是怎么样的,什么阶段该给用户展现什么样的功能都是需要逐步推进的。因此,对于产品功能的推进和用户拉新的角度来说,首先要做的是明确好用户的定位。这里的定位有两个,一是现阶段产品服务能力所限范围的用户定位,二是整体产品所对应的目标用户。有了目标用户就得理清楚目标用户的聚集地。说句实在话,用户渠道到底哪个有效,在最开始的时候并不是太了解。所以市场、运营、产品的同学要一起坐下来梳理一下,尽可能多的去想,然后根据具体的时间验证哪些渠道更具有说服力,才加大投入。
 
第二、引入专家,专注专业化内容建设
 
一个产品除了提供了很多实用的功能给用户以外,还需要做一些足够实用的内容。因为,产品外在内容就是产品的门面,是用户感知产品的第一印象。比如说你是做服装的APP的,在产品的最开始就需要把产品的内容往时尚服装的方向靠拢,可以邀请一些行业内比较知名的服装设计师进行讲解或者撰文。时不时的还可以搞一些线上和线下的见面会。真正的让用户能够从产品本身的内容获取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又比如知乎、新浪微博在最初的时候都会要强一些行业内的大咖,以行业大咖的专业度去影响有需求的用户。
 
第三、网红美女直播
 
这也是现在越来越多互联网产品通用的宣传手法。网红作为互联网时代新兴的群体,其拥有流量、专业度。但是他们缺乏的是如何使流量变现。产品需要流量,网红需要变现,两者可以很好的融合起来。因此,在产品最初的活动策划中加上一些美女直播,去吸引一些行业内的男性用户也未尝不可。
 
第四、选择自媒体,为后续的媒体大面积宣传做铺垫
 
一个产品如果总是被捂着也是不靠谱的。因此,在最初资金人力预算都不能有效到位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去做一些自媒体的宣传。当然这个自媒体并不只是微博、微信,还有诸如搜狐、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百家号等平台。这些平台不但有一些可观的流量,而且还有专业对应的版块,只要内容好还是可以触到到很多优质用户的。当然最开始的时候,内部员工可以多开一些号,每天坚持更新,到后来预算宽裕了可以请一些知名的自媒体人撰文宣传。

dawei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