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42亿元罚款!美团“二选一”反垄断处罚的靴子终于落地。这是继阿里巴巴之后,又一互联网巨头的反垄断处罚落定。
10月8日晚,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告称,对美团在中国境内餐饮外卖市场实施“二选一”垄断行为作出行政处罚:责令美团停止违法行为,全额退还独家合作保证金12.89亿元,并处以34.42亿元罚款。
以美团2020年度中国境内总营收额1147.48亿元计算,该笔罚款占其2020年营收的3%。《反垄断法》针对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处罚中,包括罚款上一年度销售额1%—10%这一项,可见此次对美团的处罚处于该区间偏低水平。
从2021年4月市场监管总局对美团垄断行为立案调查后,美团的市值就在巨大的不确定性中不断缩水:从2021年2月至10月,美团股价从460港元/股的高峰缩水了过四成,市值蒸发过万亿。但是,此次处罚落定后,反而被市场认为“短期利空出尽”,也就在处罚发布前两个交易日,美团股价持续上涨,10月7日涨超9%,10月8日上涨2%。
对于以外卖作为基本盘的美团来说,此次整改除了是阶段性的问题落定,更是一次长久转型的契机。
流量生意
美团成立11年,上市3年,2019年终于稳住市场份额,并实现盈利。对今天的美团而言,34亿元的罚款大概率不至于让其元气大伤,但后续的“整改”可能将影响深远。
2021年4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宣布对美团“二选一”等涉嫌垄断行为立案调查。所谓“二选一”,即排它性交易,此前在外卖领域被当作一种商业竞争手段广泛使用。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表示,2018年以来,美团滥用其在中国境内网络餐饮外卖平台服务市场的支配地位,以实施差别费率、拖延商家上线等方式,促使平台内商家与其签订独家合作协议,并通过收取独家合作保证金和数据、算法等技术手段,采取多种惩罚性措施,保障“二选一”行为实施,排除、限制了相关市场竞争,妨碍了市场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削弱平台创新动力和发展活力,损害平台内商家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构成《反垄断法》规定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
在罚款之外,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还向美团发出《行政指导书》,要求其围绕完善平台佣金收费机制和算法规则、维护平台内中小餐饮商家合法利益、加强外卖骑手合法权益保护等进行全面整改,并连续三年向市场监管总局提交自查合规报告,确保整改到位。
对于该处罚,美团回应称:诚恳接受,坚决落实,按照《行政处罚决定书》和《行政指导书》全面深入自查整改,杜绝“二选一”。美团将以此为戒,依法合规经营。
为什么此次整改对美团的冲击巨大?因为很长时间里,外卖都是美团“基本盘”的关键业务。财报显示,2020年美团餐饮外卖收入为663亿元,在各项收入中占比第一。2021年上半年,该项业务的收入为231亿元,超过第二和第三大业务的总和。
从市场地位来看,美团在外卖领域算是具有“垄断”地位的“带头大哥”。2018年到2020年,其网络餐饮外卖平台服务收入在国内主要网络餐饮外卖平台合计服务收入的份额分别为67.3%、69.5%、70.7%。
外卖除了带给美团资金,还有流量。从架构来看,美团搭建的“吃喝玩乐”王国中,团购、电影等其他业务基本都是围绕“吃”这一常态消费场景实现流量联动,并形成“协同效应”,而这也是美团发展的关键底层逻辑之一。
为进一步占据市场优势,过去几年,美团、饿了么在内的外卖平台常常选择使用独家策略来巩固“劳动果实”,包括要求商家和外卖平台签订“独家协议”。特别是对于平台依赖度高的“纯外卖”商家,对于平台的相关政策往往没有什么选择权,但商家的利润也在平台的夹击中越摊越薄,不免怨声载道。
在新监管机制下,美团要如何重新界定商家和平台的利益,将成为其下个阶段商业模式能否立住的关键。
大型站长资讯类网站! https://www.0796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