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在不少人的认知中U盘已经逐渐变成了小容量、传输慢的代名词,更有不少人认为U盘已经被时代淘汰了。其实不久前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但一次无意见发现了aigo国民好物固态U盘U393,它彻底颠覆了我对U盘的认知。
因工作需要使得我需要在电脑存储很多文件,并且将这些文件传输给同事、客户,这些文件就占据了我电脑很大的一部分存储空间。尤其是这段时间公司又引来了一个新项目,这使得我的电脑雪上加霜,本就不充足的存储空间显得更不够用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开始在网上查找有什么合适的存储设备。 aigo国民好物固态U盘U393刚好满足我的一切需求,它本身小巧便携,日常出行不会增加负担。同时它的传输速度也让我十分满意,并且也方便同事间阅览、传输。
传统U盘经过几代变革,已经到了USB3.0的时代,传输速度也从不到十兆的速度,提升到了现在的150MB/s左右。这个成绩对于传统U盘来说,已经是顶端水平了。固态U盘采用固态电子存储芯片制成,体积和可移动性与传统U盘相似,但传输速度已经达到了SSD级别,150MB/s可能甚至够不到它的入门门槛。就以我入手的aigo固态U盘U393为例,它的读速已经能够达到520MB/s,是传统U盘好几倍。
实际测试中,aigo固态U盘U393的速度也能稳定在500+MB/s的读取速度和近500MB/s的写入速度,和官方标注差异不大。落实到实际使用过程中,它的表现也是很惊艳的。传统U盘可能会将“1GB电影30秒传完”作为速度快的宣传点,但用aigo固态U盘U393,30秒的时间甚至够传输10GB的超大文件,而1GB的电影只要2秒左右就传完了。
而且,一般高速固态U盘容量上限也更大,大部分传统U盘最高选择只到512GB,但aigo固态U盘U393可以支持1TB存储,对于很多原创者来说这样的大容量可以把拍摄的原素材,以及找到的资源都放在里面,对于日后编辑也是很方便的。
相较于传统U盘和传统固态U盘,aigo固态U盘U393的双接口设计也为我省了不少事。以前我用的U盘都是USB插口,但同事用的是Mac,软件没法空投,硬件也彼此搭配不上,每次传个视频都很费劲。有了aigo固态U盘U393以后,它一边Type-C,一边USB的设计,完美适配了我们办公室所有人的电脑,而且它兼容性很高,Windows和IOS设备都可以插上就用。
大型站长资讯类网站! https://www.0796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