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复工伊始,34亿基建福利大礼包又来了!
截止到3月4日,北京、河北、山西、上海、黑龙江、江苏、福建等13个省市区发布了2020年重点项目投资计划清单。其中8个省份公布了计划总投资额,共计33.83万亿元。
这此基建大手笔让人眉目清奇,要知道在2019年,国内投资同比大幅缩水,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国内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55万亿,而2018年投资总额为63.6万亿。并且本次基建投资国家高度重视,我国2019年的GDP总量为99.1万亿元,这次投资相当于占比34%。
为什么叫新基建?这其实是与传统基建,或者是俗称的“铁公基”有较大的区别。“铁公基”主要针对的是铁路、公路、轨道交通等基建和公共设施。“铁公基”作为传统基建更像是托底的作用,稳定国内的经济发展。其实如果从国家科技、经济长期快速发展来看,新基建才是发力的重点,更符合“科技兴国”的概念,根据央视发布的信息来看,其涵盖了5G基站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特高压,城际以及城轨交通,涉及了七大领域和相关产业链。同时还有部分观点将其分类为信息网、交通网和能源网,5G基站建设、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为信息网;高铁、城轨、城际为交通网;特高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智能电网为能源网。
本次新基建的推出,正如2008年应对金融危机国家推出了“4万亿”那样,其中一个原因是为了抵抗疫情冲击和经济减速带来的影响。从数据来看,这次疫情相比金融危机对国家经济影响更大一些,2月2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PMI指数(采购经理人指数,越高经济发展越强,反之越弱,50为分水岭),今年2月份PMI指数只有35.7.低于金融危机时的3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