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来自北极的寒流让全球缺芯的局面进一步加剧。
近日,美国南部由于受到暴风雪等极端天气的侵袭,德克萨斯州的电力系统因此遭遇大面积瘫痪。为了确保相关部门有足够的电力供应,当地能源部门已经要求该州首府奥斯汀的所有芯片制造商停止生产。
自上月中旬以来,三星位于奥斯汀的两家半导体制造工厂已经被迫停工,而根据三星发给客户的通知显示,这两家工厂最早可能需要等到5月才有望陆续恢复生产。据悉,三星奥斯汀工厂的产能主要包括14nm与28nm,占三星总产能的28%,是该公司半导体的制造中心。
除了三星之外,汽车芯片主要供应商恩智浦和英飞凌半导体,以及芯片代工上游公司Qorvo、德州仪器、Flex等位于德克萨斯州的其他半导体大厂目前也都处于关闭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在疫情导致消费者及相关企业的需求发生变动的这一背景下,仅仅只是得克萨斯州的一场暴风雪,就足以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一场芯片短缺的“蝴蝶效应”。
最先受到波及的是汽车行业。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奥迪、大众、福特、丰田等全球多家汽车品牌相继发声,由于相关汽车芯片面临短缺,各大公司不得不宣布延长交付甚至被迫减产。
研究机构IHS Markit预测,汽车芯片短缺可能导致今年第一季度全球减产近100万辆轻型车辆;而咨询公司Alix Partners则认为,由于芯片短缺,整个汽车行业可能将在2021年面临610亿美元的损失。
汽车行业之所以在这轮芯片短缺中首当其冲,主要是由于疫情之初全球车市陷入低谷,导致各大车企纷纷削减汽车芯片订单,不少汽车芯片供应商也随之减产甚至停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