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是什么?从何处而来?可以说,这是一个亘古的话题。
自从很遥远之前的某一天,某一个人类,也许是智人,也许是更古老的直立人甚至更靠前的古人类,突然间开始意识到了“自我”,从那一天起,人类就走上了一条独特的路,我们开始有了对“意识”的思考。
最初,我们并不清楚意识是什么,只是认为,有一种东西,它似乎超越了肉体的存在,所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给“意识”赋予了不少神秘色彩,典型的就是“灵魂”这一传奇概念的出现,而且,几乎在各个民族中都不约而同的有了这个概念,甚至以此衍生出了各种神话和传说。
人类的意识,以及学习和记忆的生物基础从何而来?
当然,在早期,意识的本质是什么?更是哲学家们的特权,“自我本我超我”, “唯心主义”,“二元论”等一系列的概念。
不过,随着科学的发展,对世界本质的解读开始从当初的“阴阳五行”、“四元素”到世界本质是物质的。人们逐步认为,意识,应该是有一定的物质基础的,因此对于意识的本质追寻也开始不断地接近真相。尤其是近一百年来,生命科学的蓬勃发展,让更多的生物学家开始加入到了对意识的本质追寻这一话题上,而我们也开始对意识的本质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
通过解剖学、生理学和神经科学等一系列学科无数科学家的努力,我们逐步开始对意识有了更加深入和本质的认识。
首先人们发现,意识的主要产生的地方是大脑,这一点可以通过对生理结构和解剖等过程逐步的缩小范围,最终排除了我们长久以来认为的心脏是意识来源的问题,确定大脑才是意识的来源。
其次,意识的产生是有物质基础的,那就是,神经,或者确切的说,神经元。尤其是电生理发展以来,人们更是进一步的意识到,我们的意识,或者说是神经活动,本身并没有那么神秘,一方面,神经的基本结构已经被解读,轴突-树突等基本结构也被阐明。另一方面,神经信号的本质也被解析了,就是自然界最常见的电信号,通过轴突到树突之间的离子流动来传递电信号,就实现了神经信号的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