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晚间,一则天津市国资委《关于加快推进国企上云工作完善国资云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的消息搅动云计算市场,要求国资企业逐步向国资云平台迁移。
 
  根据央广网报道,天津国资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丁金婵在第五届世界智能大会期间表示,成立国资云就是想把国有企业数据整合,为后续企业间联动、相关部门监管等提供便利条件。同时,成立国资云后统一管理数据会为企业降低成本,后续会为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方案。
 
  国资云作为重要的数据安全基础设施,各地政府部门正在加大对国资云的建设投入。一般由各地国资委牵头设立,推动国资国企加快数字化转型,激发国资国企创新活力。
 
  国资云的出现会给国内云计算市场格局带来多大的影响?多位接受第一财经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整体影响有限,但会利好运营商等国资背景的云服务厂商。
 
  国资云亮相
 
  根据央广网报道,3月4日,天津国资云率先运行,天津交通集团、天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等三家国有企业率先入驻。
 
  《实施方案》提到,企业已部署在第三方公有云平台(如:“华为云”、“阿里云”、“腾讯云”、“沃云”、“天翼云”、“移动云”)的信息系统,租约到期日起2个月内全部迁移至国资云,原则上最迟到2022年9月30日为止结束云计算迁移工作。此外,用于企业内部生产所需的数据采集、工业控制、视频监控等系统可维持现有企业部署方式,暂缓上云。
 
  虽然,地方国企不能直接迁移至第三方公有云平台,但国资云的建设和运营仍然需要依靠现有的云计算厂商。
 
  “对运营商这种国家队肯定是利好,我们正在参与多个国资云建设。”联通一业务人员告诉第一财经。他认为,国资云出台前更多是地方国企根据各自业务需求特点自己选择,国资云出台后会设置一些统一的标准,比如数据安全、国产化等。
 
  天津并非出台国资云的唯一地区。今年4月份,四川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也正式发布“国资云”。四川国资云是省内国资企业专属行业云,其建设目的是依托云平台促进国资企业数字化转型应用示范和数据共享,探索全省国资国企数字化转型,协同创新的最优路径。2020年11月,四川省国资委将“四川国资云”正式授权给四川省能源投资集团(下称“四川能投”)下属四川省数字产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平台的建设和运营。同时,四川能投和四川电信在四川国资云运营上达成战略合作,形成了联合运营的创新模式,保证对川内所有省、市属国企的落地服务。

dawei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