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敌人:难道是时间战胜了社区团购?

最近一段时间,社区团购频繁出事:从食享会和同程生活倒闭开始,再到十荟团和橙心优选的大面积收缩,昨天还是朝阳行业的社区团购,很快迎来了第一次洗牌潮。目前还在挣扎的主力玩家,仅剩下美团优选、多多买菜和兴盛优选等少数几个。
 
但是,也有不怕死的玩家还在进入。当所有玩家都囊中羞涩,瑟瑟发抖之时,阿里还在坚持,盒马集市改名淘菜菜,如果未来十荟团坚持不下去了,大概率也是被阿里收购掉,现在十荟团已经在淘宝有了流量入口。
 
其实,早在去年,陆玖财经在跟几家社区团购的内部人员沟通时,就判断这个行业最终会很惨烈,而且大概率,独立的商业模式不成立,或者需要大幅度调整,最终也许就是一个引流的生意,挣钱很难。
 
具体理由有以下几点。
 
第一, 品控非常糟糕。社区团购基本上就成了残次品聚集地,买完了第二天给你送来,一人一袋,没得选择,而且假货横行,之前陆玖财经就报道过兴盛优选销售假冒国际大牌化妆品的问题,所以现阶段社区团购最要解决的是品控,但是解决品控就很难低价,有天然矛盾。
 
第二, 售后非常糟糕。加盟的团长不负责任,退换货很麻烦,而且连发票开具都没有正规流程,非常混乱。但是想要管控好团长,就得有利润,目前这个状况,社区团购很难能给团长提供可观的利润。
 
第三, 公司管理混乱。各大团购公司在采购和供应链上的贪腐问题极为严重,刷单现象严重,给投资人造成虚假繁荣的假象,为什么会有刷单?就是因为玩家们自己不自信,而且缺钱,骗局能走多久,不得而知。
 
第四, 上述三个问题的根源是,现有的商业模式是疫情产物。在后疫情时代并没有提高行业效率,也没有降低成本,更没有提高体验。在下沉市场,老铁们啥都缺,就是不缺时间,大家网购可以等,逛菜市场就是一种乐趣,菜市场+网购的模式,比社区团购的体验好得多,所以社区团购可以做的只有一点,维持低价。
 
接下来,陆玖财经就从这四个方向进行剖析,为了更好地展示观点,陆玖财经特地在河南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测试,采样对象分别为美团优选、多多买菜、橙心优选、盒马集市、兴盛优选、十荟团。
 
一位长期观察社区团购市场的专家李紫岸(化名)表示:“整个社区团购市场,虽然未必会盈利,但是只要能够解决供应链和品控的问题,在下沉市场做成一门买卖还是没有问题的,整体的销售数据和规模将继续攀升。”
 
01
 
亲测:六家社区团购大比拼
 
陆玖财经委派同事小羽在河南焦作进行了实际测试。
 
小羽的实验自8月4日开始,历经四天时间,他表示:“我们家这边的社区团购站点大多是和居民区周边的商户挂钩,比如快递驿站、奶茶店、小吃店等等,前一天在手机上选择自己适合取货的站点下单后,一般在第二天下午16:00前收到货品到达提醒。”
 
小羽分别在兴盛优选、美团优选、多多买菜、盒马集市、十荟团、橙心优选下单了生鲜食品,采用控制变量的办法,尽可能在平台上选择名称一致或相似的SKU,并将全过程做成了详细的记录表。
 
 
 
从表格中可以窥见,这些平台的产品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产品质量问题,尤其是瓜果蔬菜此类的非标品还有生鲜货物,均有可能在采购、保存和运输的过程中出现损坏或者保存不当造成商品的新鲜程度不佳的问题,难以实现菜市场一对一现买现卖的质量保障。
 
小羽体验了取货过程后,发现社区团购的存放环境相差很大。那些依托于快递点的站点,往往存放环境比较脏乱差,货品一般都放置在快递架上,甚至有的还有小虫在旁边飞来飞去。而类似于小吃店的站点相对而言环境较好,货品有专门的存放区域,甚至有的团长会帮忙把货品放在冰箱里,不过这些与平台选取的合作站点以及团长自身关联度较强,社区团购平台较难管控。
 
02
 
缺陷一:产品品质谁来管?
 
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对于平台来说根源可能出在了选品上,某家社区团购平台向陆玖财经透露了选品的相关流程,社区团购平台在选品时,主要关注于质量和性价比两大块。
 
首先供应商需要拥有生鲜类产品相关资质证明,比如肉类就需要符合国家的检疫标准,其次就是比价格,品质好性价比高的品往往容易被选中上架。平台方面也会定期对供应商进行审核,被录入后,如果后期出问题、或者在某段时间内退款比较多,一般就会被淘汰。他们还表示:“这基本上是行规。”
 
可以看到,平台选品的过程中并不是质量为上,而是同时兼顾性价比。在质量要求上也只是需要满足相关的标准,并在出现问题后积极进行事后干预来控制产品的质量问题。但事实却是,如果没有严格的选品标准进行事前的产品筛选,很难保证高质且稳定的产品供应。
 
经常在社区团购下单的用户木子表示:“我感觉在社区团购买东西需要看人品,有时候就会遇到很新鲜的菜;有时候可能这个品卖得不太好,我正好买了,那我拿到的就不太新鲜,很难有我这一单的所有产品全部都很满意的。但因为本来价格就很低,再加上一些红包之类的优惠,我纯属拼人品薅羊毛行为,也就懒得去找团长和客服进行售后对接。”
 
一分价钱一分货,社区团购低价的代价就是商品品质无法得到保障。平台中看似有许多羊毛可以薅,可如果不幸买到不新鲜的蔬菜水果,许多用户往往也就是选择吃个哑巴亏,毕竟内心也不会有太高的预期,最坏的结果无非就是以后可能不再使用该平台或者不再购买该商品。
 
那么这时候社区团购的目的也就达到了,既有了流量,也有了成交量,羊毛就这样反过来被狠狠地薅了一把。就算有平台保障,可以极速售后退款,但用户从下单、取货、售后交涉这一系列的环节中,损耗的时间成本又由谁来负责?
 
下沉市场的老铁们,就这样心甘情愿的,交了一笔智商税?到底谁来管管社区团购?老铁们就该沦为被割下的韭菜么?
 
可以看到,从2020年底到现在,国家针对社区团购的监管仍在不断加强。
 
2020年12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行政指导会提出了“九不得”,主要围绕低价倾销、大数据杀熟、商品品控等多方面,强调互联网平台企业要严格规范社区团购经营行为。
 
今年3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橙心优选、多多买菜、美团优选、十荟团、食享会等背后公司的不正当价格行为进行顶格罚款,共计处以罚款650万元。
 
5月27日,因存在不正当价格行为,市场监管总局对十荟团再次作出行政处罚,罚款150万元,并责令“十荟团”平台江苏区域停业整顿3日。
 
5月28日,商务部等12部门再次发文,表示支持便利店、生鲜超市等进社区,建立健全社区团购准入规则。
 
上述举动体现出国家针对社区团购等业态不正当竞争现象的整治决心,帮助建立公平合理的竞争市场,防止资本在其中无序扩张。补贴大战被叫停,低价促销活动也不得不停止,习惯于用“烧钱”换取流量的平台们,必须要寻找新的扩张市场与提高收益的平衡点。社区团购的故事,在未来,必须要换一种讲述方式了。

dawei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