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的耳朵经济 逃不开的流量变现难题

 9月13日,喜马拉雅向香港联交所提交IPO申请,本次喜马拉雅赴港IPO由高盛、摩根士丹利、美银和中金任联席承销商。
 
喜马拉雅的耳朵经济 绕不开的流量变现难题打开APP 阅读最新报道
 
  公开资料显示,喜马拉雅是一个音频分享平台,成立于2012年,采用PGC(专业生产内容)、PUGC(专业用户生产内容)与UGC(用户生成内容)共存的商业模式。创立之初推出的产品均为免费收听内容,直到2016年喜马拉雅推出知识付费产品。
 
  转战港股IPO 三年累计亏逾20亿元
 
  喜马拉雅自成立以来,便受到资本青睐,3年时间先后获得1150万美元和5000万美元融资,融资轮次至E轮及以后,但喜马拉雅IPO之路却一波三折。早在2018年就有报道称喜马拉雅拟赴港IPO,但一直未有进展,直至今年4月,喜马拉雅向SEC提交IPO申请,但随后喜马拉雅推迟赴美IPO计划。今年7月监管收紧,喜马拉雅于9月9日申请撤回赴美IPO计划。
 
喜马拉雅的耳朵经济 绕不开的流量变现难题
 
  从喜马拉雅招股书的业绩数据来看,其近三年亏损已累计超过20亿,连年亏损严重,而我国A股市场对企业有盈利指标要求,以喜马拉雅目前的财务数据来看,显然达不到盈利标准,因此,转战港股IPO自然是当下唯一的选择。

dawei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