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互联网“柏林墙”的全面坍塌,电商生态环境正在从割据走向融合,新的行业格局正在形成。
9月9日,工信部有关业务部门召集阿里、腾讯、字节跳动、百度、华为、小米、360、网易、陌陌等企业召开“屏蔽网址链接问题行政指导会”,会议提出即时通信软件的合规标准,要求各平台按照标准解除外链屏蔽。
截至目前,微信、QQ已经可以打开抖音、淘宝等外链。这意味着,移动互联网的即时通讯产品,将回归基础设施的本位,互联网巨头通过流量优势把持下游行业生态的强势地位一去不复返。
对于电商行业而言,“流量柏林墙”的倒塌,意味着流量重新向所有玩家开放,在新的基础设施面前,所有玩家拥有站在同一起跑线的机会。
1
电商风口重启
互联网平台的流量开放,意味着电商新风口的重启。
首先,合规外链允许进入即时通讯产品,意味着原先被头部企业垄断的流量,正在从电子商务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向廉价的基础设施转变。
自从拼多多带动社交电商的崛起后,微信对待外部平台链接的态度,直接决定了电商平台的命运。
2018年拼多多上市时,创始人黄铮曾被腾讯新闻采访询问拼多多完成三年三亿用户成就的最关键节点,黄铮表示,拼多多的起步成功更多源自“运气”——微信支付在央视春晚通过“摇一摇”活动,给全国观众发放了大量微信红包,由于地面支付尚不成熟,用户缺乏消化红包的渠道,拼多多廉价的水果拼购刚好吸纳了这部分无头苍蝇式的现金。
然而,拼多多外链也一度遭遇微信封禁。2019年10月28日,微信出台了号称史上最严外链规范的《微信外部链接内容管理规范》,并对来自拼多多、京东、美团等平台的外链进行封杀,甚至囊括了腾讯新闻、腾讯游戏、微视等腾讯“嫡系”产品。面对用户的留言质疑,微信回复称,对腾讯系产品的违规链接一样会处理。
这迫使外部平台链接从直接跳转向复制口令至APP打开转变,这使一批老年用户产生了较大不适应感。在外界看来,微信启动史上最严外链禁令的动作,是为了确保微信自身的使用体验,避免微信广告库存提升后的用户流失。
事实上,微信的封杀动作起到了“关闭风口”的作用。外链断绝后,其它社交电商玩家将很难再企及拼多多的流量能力。而在流量互联互通后,已关闭的风口将重新打开。
其次,互联互通意味着各电商平台的独立生态将出现融合。
反垄断不仅仅出现在即时通讯领域,在电商赛道,“二选一”的禁令早已为商家解开枷锁。随着平台、流量的不断开放,不同平台的品类差异、价格差异、消费人群差异将缩小,商家将获得同时入驻多个电商平台的机遇,甚至不排除用同一店铺界面,迎接来自不同平台的消费者。
未来,消费者将更多看到品牌商家的跨平台发展能力。以各平台的商家营销服务为例,淘系电商强调品牌购买关键词搜索流量,而拼多多要求品牌牺牲商品的销售价格,换取更多平台流量推荐的机会。而在未来,消费者将成为决定品牌销量的主体,这一定程度上对各平台的流量策略造成了冲击。
在即时通讯平台当中,用户将看到更全面的产品比价信息,各平台的补贴力度、活动优惠等举措将变得更加透明。对于新崛起的电商平台来说,只要具备优势的价格体系和服务能力,就将拥有挑战强势电商巨头的能力,它们将是这一轮互联网互联互通浪潮下的最大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