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多人在线创作游戏平台Roblox(RBLX.US)在纽交所上市。上市前,Roblox的标签或许只是“满是乐高小人的4399”,但上市后,首日市值就突破400亿美元,相较去年的估值飙升了10倍,一举点燃了国内对元宇宙的关注度。
 
一时间,各大互联网公司开始纷纷争抢“未来门票”。腾讯(00700)多次参与Roblox的投融资,字节跳动收购VR硬件公司Pico,据传出价高达90亿人民币;甚至连Soul上市时的招股书,都努力搭上了“元宇宙”的快车道[1]。
 
元宇宙从《雪崩》、《头号玩家》这些科幻作品里遥不可及的概念,突然变成了科技行业炙手可热的风口。但回头一看,最大的元宇宙与VR帝国,竟然是Facebook(FB.US)。
 
早在2014年,Facebook就用20亿美元收购了VR领域的新星Oculus。蛰伏7年,VR头显设备Quest 2短短几个月的销量已超过了所有前辈的总和,公司VR/AR副总裁Bosworth甚至公开表示,Facebook将提前达到1000万级用户的目标[2]。1000万部正是使其成为可持续的、可盈利的开发者生态系统的奇点。
 
通过砸钱,Facebook还建立了一个横跨游戏与办公的双重生态,甚至Facebook还在酝酿自己的操作系统。看起来,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VR是未来,是下一代计算平台,貌似,Facebook用VR,不仅开响了对老冤家苹果的第一枪,还扯下了中国所谓科技巨头的虚伪面具。
 
但是,Facebook真的对吗?被业内奉为圭臬的1000万部真的有意义吗?C端市场VR的奇点真的来了吗?
 
答案并不一定。
 
01、谁是客厅VR的敌人?
 
扎克伯格一早扎入VR的原因,或许是不想再让老冤家库克“卡了脖子”。
 
2017年,Facebook推出一项付费新闻服务,按照设计,用户看到的部分内容,将会设置收费墙。但在iOS端,因为苹果30%的抽成无法谈拢,该服务被屡次拖延上线[3]。
 
在去年一场面向员工的全员大会上,扎克伯格将矛头指向了苹果(APPL.US)的App Store,认为苹果作为“手机内容上的守门人”,收取“垄断租金”,其实是“阻碍了创新,阻碍了竞争”[4]。
 
虽说这番驳斥铿锵有力,但苹果依靠位于食物链的最顶端,依旧掌管着应用们的“生杀大权”。它不但利用隐私条款打击Facebook广告收入,还在自家的Message应用中不断添加功能,意图依靠自己的硬件优势染指社交。
 
吃了没有硬件亏的扎克伯格,在2014年收购了知名VR设备开发商Oculus,准备大干一场,构建一个宏大的VR版图,从此颠覆苹果,颠覆社交。
 
不久前,Facebook宣布,最新一代VR设备Oculus Quest 2登场仅半年,销量超历代之和。因此,公司2021年一季度非广告营收比去年同期,增长了接近1.5倍。
 
曾被“卡脖子”的扎克伯格,也终于有了“卡别人的机会”:Facebook在App Store上建立了一套Oculus VR特有的平台,部分游戏开发者也选择将自家的产品率先上线Oculus。而当“独家内容”越来越多的时候,Facebook也将铸造起自己的VR生态高墙。这不仅可以防守后来者的进攻,也朝着成为下一代平台更近了一步。

dawei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