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智能手机支持的VR设备还是独立虚拟现实设备都备受追捧,预计将会在今年创造8.95亿美元的营收。而这只是开始。这几年,GoPro、HTC、Nvidia、高通和三星等知名企业都陆续推出了自己的VR硬件。国内也有诸如乐视、大朋、Pico、暴风魔镜等厂商。VR设备从高端到低端市场被迅速填充。低配版的VR眼睛如谷歌推出的纸板VR已经能够适配所有的智能手机,仅仅在几个月之后,在深圳,低端的VR手机盒子的价格已经可以做到几十元,月出货量能够达到几千万台。
针对普通电脑和设备上的VR技术适配也已经有了突破,微软在不久前也宣布在Edge浏览器上开始研发被称之为“网页图形的下一个前沿”——WebVR技术,能够让开发者为各种设备创建丰富的逼真沉浸式体验。我们已经能够在普通电脑和设备上用浏览器观看虚拟现实内容。就在双11之后,百度的VR浏览器发布更新版本,优化并推出了VR内容的品牌专区,VR技术和硬件的更新速度可以用一日千里来形容。
相信不久之后,VR设备将会归类到价格相对较低的消费者电子产品类别,不少分析报告指出,它的价格定位可能类似于智能手表,而这样的价位推动下,VR设备普及像是现在的智能手机一样人手一个的未来指日可待。
不少分析师认为,VR设备市场在未来几年将会进入真正的爆发期,随着技术成熟后产品价格的下调和市场普及率的增加,VR设备将成为下一个现象级的媒介入口。根据高盛的研究显示,到2025年全球VR市场的年营收规模将达到1100亿美元,相关的软件销售额达720亿美元。这也意味着,在接下来的十年,这个容量将达到万亿级别的新市场,将成为资本的宠儿和下一个角力场。
电商行业的VR之战已经拉开帷幕
虽然游戏和流媒体内容在现阶段是VR产业链中最被资本亲睐的部分,但是很快,随着VR技术的全面普及和家用化,VR设备作为购物的重要平台,将成为电商行业的下一个角力场,逼真的VR体验将会吸引更多用户在网络上进行购物,而不是去逛实体店。所以即使VR设备还没有普及使用,但电商行业基于虚拟现实平台的竞争早已经拉开序幕。
国内在VR购物领域走的最早的就是电商巨头阿里,今年以来不断有新的突破。在今年的造物节上,阿里才首次公开了自家VR实验室GMLab研发的BUY+购物场景,这个VR实验室在今年3月才正式成立,可到了双11期间,BUY+已经可以落地使用。在深圳狂欢节现场,阿里邀请了全球600多名记者在现场体验了它和HTC共同开发的VR购物实战,记者们在Buy+深度还原的购物场景中,在虚拟的美国、澳洲、日本的百货,通过“眨眼”的方式体验海淘。
不仅可以直接选择商品,Buy+还支持用户在虚拟场景内直接完成支付,在今年的9月底,阿里VR Pay推出,用户下单后,会在VR界面弹出一个3D形态的支付宝收银台,用户可通过凝视、点头、手势等控制方式登陆支付宝账户,最终输入密码完成交易。
按照参与体验的记者的说法,VR购物不止是看到,未来还会有投射能力,你看中一款商品,平台会能够虚拟出各种搭配场景供你选择。VR购物不仅仅只是让你能足不出户的就能还原真实的购物体验,还可以虚拟出你以前购物中只能想象的搭配场景。这又涉及到Buy+计划中的另一个核心概念“造物神计划”,阿里准备利用TOMS三维建模技术帮助数百万商家的数十亿件商品快速建模,来共建VR购物生态系统。有评论称,Buy+应用的展示,最大意义不在于提供一种新鲜的技术体验,而是敞开了一种新的电子商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