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频繁曝光,国家正式出击!大数据时代如何保护隐私安全?

近几年“数据隐私安全”成为了每天315晚会必提的焦点问题,今年的315晚会也不例外,晚会开篇便把问题聚焦到人脸识别系统上,“谁在偷我的脸?”这个“偷”字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人脸识别系统存在的隐私泄露问题。
 
比如,商店内的人脸识别摄像头可以捕捉进入门店的顾客的人脸信息,顾客去了哪家店去了几次都会被记录,而这一切,顾客全然不知。
 
除了人脸信息,患者看病时的医疗记录,求职者在招聘网站上更新的简历,老人手机里的安全陷阱,都被不断抓取分析,甚至还被第三方公司所掌握。
 
更可恶的是,你不同意它使用这些权限,有些APP还不准你用,逼着你不得不同意对方获取这些权限。
 
所以在315曝光了众多垃圾APP之后,国家也正式出手了,近日四部门联合发布了《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里面对APP乱调用权限问题进行了规范,同时表示如果某些APP违反了该项规定,消费者可以进行举报。
 
著名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曾有句名言:“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大数据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但同时也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采集我们的个人信息,我们变得没有安全感没有隐私可言.......
 
数字经济时代,如何保护我们的隐私安全?这是关涉我们每个人的重要问题,也是关乎未来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关于此问题,在比尔盖茨曾经公开推荐过的一本书《工具还是武器:直面人类科技紧迫的争议性问题》一书中进行了大量的实例论述。

dawei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