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 AI能与碳中和扯上关系?看这家新能源企业如何工作

当 AI 进入落地期,认真思考如何打通大数据与 AI 应用的关联,才是企业眼前既现实、又关键的一大挑战。
 
2020 年 9 月,中国政府提出了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此后,这一概念的热度节节攀升。「碳达峰」和「碳中和」也正式写进了 2021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成为两会期间最热门的议题。
 
从目前的排放总量来看,中国已是全球碳排放第一大国。处于经济上升期、排放达峰期的现况让我们必须兼顾能源低碳转型和经济转型,统筹考虑约束碳排放和保持社会经济发展增速需求之间的矛盾。为了实现碳中和目标,各行各业,尤其是能源行业,都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原本这些努力,与 IT 行业主导的 AI、大数据等技术或应用似乎是八杆子都打不着的关系。然而,就在能源革命悄悄开启的当下,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技术驱动力还是悄然浮出了水面。
 
这两者会产生关联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在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下,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新能源正在能源格局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来自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显示,仅 2019 年上半年,全国风电发电量同比增长 11.5%、光伏发电装机量同比增长 20%。
 
然而,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却很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限制:在其生产过程中,风速、风向、日照、气温、气压等环境因素,都会给电力系统带来巨大影响,使发电设备、 并入电网都面临运行效率、设备安全等方面的问题。

dawei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