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最先进的人工智能系统也存在局限性,它们还不如一只猫聪明。
人工智能常常被认为是一项将要颠覆世界的技术,从这一概念诞生至今的65年中,无数电影与小说塑造了各种经典的人工智能角色,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也很快成为人类未来世界蓝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人工智能不断拓宽我们对未来想象的同时,也不乏“AI 统治世界”、“AI 监视隐私”等等一类的消极论调,那么,我们当下讨论的 AI 真的即将统治人类吗?AI 真的在威胁着个人数据与隐私吗?......又或者,AI 真的比我们更聪明吗?
如果你也对这些问题心存疑虑,又想免于被互联网上的各种言论牵着鼻子走,那么,图灵奖得主杨立昆(Yann LeCun)的新书《科学之路:人,机器与未来》或许可以为你提供一份更科学、客观且前沿的人工智能问题参考手册。
在真正开始有关 AI 的伦理思考之前,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以下三个名词的关系: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人工智能是试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目前,开发新应用最常用的人工智能技术之一就是机器学习,而深度学习是实现机器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也被杨立昆以及其他许多科学家认为是人工智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