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代码的16个好习惯,减少大部分的bug

入参校验也是每个程序员必备的基本素养。你的方法处理,「必须先校验参数」。比如入参是否允许为空,入参长度是否符合你的预期长度。这个尽量养成习惯吧,很多「低级bug」都是「不校验参数」导致的。

如果你的数据库字段设置为varchar(16),对方传了一个32位的字符串过来,你不校验参数,「插入数据库直接异常」了。

很多bug都是因为修改了对外老接口,但是却「不做兼容导致」的。关键这个问题多数是比较严重的,可能直接导致系统发版失败的。新手程序员很容易犯这个错误哦~

所以,如果你的需求是在原来接口上修改,尤其这个接口是对外提供服务的话,一定要考虑接口兼容。举个例子吧,比如dubbo接口,原本是只接收A,B参数,现在你加了一个参数C,就可以考虑这样处理。

//老接口  

void oldService(A,B);{  

  //兼容新接口,传个null代替C  

  newService(A,B,null);  

}  

//新接口,暂时不能删掉老接口,需要做兼容。  

void newService(A,B,C); 

应该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windows系统桌面如果「打开太多文件」或者系统软件,就会觉得电脑很卡。当然,我们linux服务器也一样,平时操作文件,或者数据库连接,IO资源流如果没关闭,那么这个IO资源就会被它占着,这样别人就没有办法用了,这就造成「资源浪费」。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