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难治,罪魁祸首竟然是你!
在癌症治疗领域,曾经存在过三次革命:
第一次革命:化疗;
第二次革命:靶向疗法;
第三次革命:免疫疗法。
如今,随着一篇Nature论文的发布,又兴起了“第四次革命”的说法,主角居然是染色体外DNA(ecDNA) 。
虽然上世纪60年代便有人发现了这种环状DNA的存在,也知道它会携带癌基因;但从前没人直接观察过ecDNA、没人指出它对肿瘤的生长有多关键。
而Nature发布的新研究中,科学家终于首次直接观察了ecDNA (不止基因测序),并证明了它的重要性:
ecDNA上的癌基因,是肿瘤的整个基因转录组当中,表达水平最高的那部分基因。而染色体上癌基因的表达相对较低。
ecDNA上的癌基因之所以比染色体上的癌基因更能发挥作用,主要是因为不像染色体那样受到严格保护,它更容易读取,能快速扩增,具有侵略性。从前,癌症科学家专注于染色体,而新的研究有助于改变他们对肿瘤的认知。
研究成果来自路德维希癌症研究所 (Ludwig Cancer Institute) 和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论文的一作是位名叫吴思涵的华人学者。
研究结果一经公布,便引起了广泛关注,在知乎热榜上已有600+万的热度。
网友点评,这次发现或许将带来癌症治疗领域的第四次革命。
一作吴思涵也站了出来,亲自对这个话题下读者的种种问题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