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中国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派出8名专业技术人员,分别为在北京延庆、张家口崇礼举行的冬残奥雪上项目测试活动提供辅具保障服务。早在赛前,技术人员主动对接各运行场馆团队,进行场地踏勘,了解赛事服务需求,从细节入手,制定了周密的服务方案和应急措施。
开赛当天,在延庆、崇礼赛事活动现场的轮椅假肢维修站里,技术人员及时与医疗队、参赛队建立联系,掌握赛事信息和运动员所使用的辅具状况,积极为运动员提供轮椅假肢维修、保养服务。
“在高山滑雪赛区的维修站,一位运动员坐上修好的轮椅后非常高兴。他说,和大赛提供的医疗保障一样,及时的辅具维修非常重要,能让运动员更加放心地参加比赛。”参与现场辅具保障服务的中国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技术人员邱睿铮回忆道。
继圆满完成冬残奥雪上项目测试活动辅具服务保障后,今年4月,中国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又派出6名专业技术人员为在国家体育馆和国家游泳中心举行的冬残奥冰上项目测试活动提供辅具保障服务。
不只是服务冬残奥测试活动,近年来,中国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专业技术人员笃行“辅具服务零距离”的初心和使命,活跃在多个残疾人体育赛事现场,有力保障赛事的顺利进行,有效开展辅助器具知识宣传。
科研创新 让辅具更“聪明”
在做好体育赛事服务的同时,中国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将辅助器具科研创新作为科技助残和带动辅助器具产业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以高新技术和急需基本型为两条研发主线,以成果转化应用为重点方向,为辅助器具发展注入“创新动能”。
据统计,我国残疾人总人数超过8500万,其中迫切需要辅助器具的逾1/3;我国正处于快速老龄化的阶段,60岁以上老年人约2.5亿,其中有超过4000万的失能半失能老人。由此可见,辅助器具需求巨大。
近年来,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快,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信息技术与辅助器具产业融合发展,为辅助器具的换代升级提供了可能,而健康中国战略等,也对辅助器具领域的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此,中国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积极推动将辅助器具研发纳入国家科技计划,并牵头承担或参与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据介绍,作为牵头单位,该中心承担“残疾人与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康复辅助器具评估与适配体系应用示范”和“人工智能视觉增强技术产品研发及在视力障碍人群中的应用示范”两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残疾人与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康复辅助器具评估与适配体系应用示范”项目负责人董理权介绍,该项目旨在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高我国辅具服务能力,拟建立国家辅助器具公共服务平台和国家辅助技术资源库(数据库)。在研究我国辅具服务模式的基础上,建立远程、移动、智能一体化融合的功能障碍者评估、辅具适配与康复效果追踪、随访、监测闭环连续服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