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秘:“董事长最近注册了XX平台的自媒体账号,说是要拉近和投资者之间的距离,对此,我表示很紧张”。(段子)
监管层鼓励上市公司多和中小投资者沟通交流,而相比较于业绩说明会、路演、股东大会、现场调研等形式,都不及直接通过社交平台账号来得快且成本低,有时候十几秒就完成了观点的碰撞,但是这种通过社交平台直接交流也会产生很多舆情风波。
以最新的案例TCYL为例,上个周末,“不是我们欢迎得股东”成为很多媒体报道的焦点,也成为中小投资者讨论的热点,原因就在于中文系出身的董事长吕建明先生在自己某球账号上和投资者的几段“交流”(交流内容还有不少,可自行去网上搜一搜)。
对话的背景是公司近日股价连续跌停,且正逢三季报窗口期。事情很明显,公司股价连续大跌,就有人站出来说公司各种造假、SZ盘,作为公司董事长,看到了,自然就很气愤,如此就有了截图中的对话。
分析事件看来可以确定一点,董事长本人是真性情中人,700亿市值上市公司董事长、实控人能够在公开平台和市场如此对话,完全没有顾及自己身份的意思。
上市公司股价连续大跌,部分投资者开始质疑公司造假/利空不披露,这是一种常态。对此,大多数上市公司采取的回应方式是官方回复“不存在造假,也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重大事项”,其实这样回复也就ok了。
面对许多上市公司面临的常态,董事长的回复显然是非常态的。事情的结果董事长不一定“怼”开心了,但是舆论的风口会迅速对准董事长及公司。目前,该雪球账号已注销,搜不到了,不过昨日深夜,吕建明先生还是在微博中再次表达出了自己的真“性情”。
董事长个人社交账号引发舆情的案例还有很多,比如YKYL董事长、实控人刘方毅先生当时出现的一次舆情,事情背景是,6月1日,以董事长为首的高管团队公告宣布减持,投资者炸了锅,如此一直喜欢玩微博的董事长接连发了几篇微博。
首先是6月2日的“多说无益,做好自己,做好企业!放平心态”,多说无益后,看到网上的误传又再次发博澄清,最后又为自己微博定位的新华别墅被市场误解作出解释。
从事件本身看就是高管的减持计划触动了市场情绪(公告后次日20cm的跌停),如此市场就会出现各种谩骂声和质疑声,在这种情形下,一直通过微博和市场零距离接触的董事长坐不住了,希望通过自己的发声来为公司证明。
其实在投资者情绪爆发的最高点时,最好的还是在合规披露的前提下保持静默,此时无声胜有声,毕竟投资者情绪高涨的时候是听不进去任何解释的,往往有时候长篇的文字内容反而会产生新的舆情,越想说清越说不清。
再一个典型案例就是LGGF董事长项乐宏先生,曾经一句“不欢迎平安资管的基金经理来公司投资”成为市场焦点,这和今天的吕董事长有点相似,都表现出的是对公司的自信,但是从整个事情结果来看,也是利空多一些,并因此产生了一系列的后续舆情发酵,甚至一年后,2021年9月1日,还能看到关于公司的报道《还记得一年前怼了平安资管的上市公司董事长吗?股价现在……》。
大型站长资讯类网站! https://www.0796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