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上虚拟现实(VR)的眼镜玩游戏,可由于刷新率不高,总是会出现“眩晕感”;看VR电影,不仅时间只有几分钟太短,内容也不足以震撼。虚拟现实至今没有在消费端大放异彩,是技术不足、还是内容欠缺?日前,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举办的第一届全球虚拟·现实大会上,业界人士给出了他们的思考。
 
  “每年我为同学上课时都会给一张表,了解学院最感兴趣的十大前沿科技。因为特斯拉,去年同学们把目光定在新能源汽车和自动驾驶。而今年,虚拟现实成为第一名。”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管理学教授、原院长朱晓明说,根据“炒作周期”理论,目前AR(增强现实)和VR很快就会从成熟期进入市场。
 
  确实如此,经过两年的基础教育,除了影视娱乐外,目前VR和AR已经进入了远程医疗、体育赛事、新闻直播等众多领域。“我们开发了一个虚拟现实设备,用于远程技术指导——通过一个视镜,如同通过远程专家的眼光和角度去看待复杂的引擎安装任务。在进行复杂任务安装时,远程的专家就可以通过设备观察现场技术员的作业,并实时进行纠正。”当天的大会上,被称为“AR之父”的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图形与用户界面实验室主任斯蒂文·费恩纳说。

dawei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