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制造业提升的下一个风口?

自20世纪60年代冯·诺依曼发明计算机之后,信息化无疑已经成为人类社会产业升级的最核心要素,其影响类似于人类的大脑发生了急剧变化。
 
如果我们把整个产业想象成一个人,资金系统相当于血液,组织系统相当于骨骼,信息系统则相当于神经网络。当下改造任何一个行业,几乎都要首先从信息化着手,因为改造神经网络相对简单。因此,产业升级创新最重要的动作就是构建“产业大脑”。比如,某种程度上滴滴打车就是现阶段城市交通出行的产业大脑。对一个人来说大脑是最重要的,就像霍金,尽管身体瘫痪,但只要大脑在运转,他仍然是全世界最智慧的人之一,由此类比可以看出产业大脑的重要性。
 
 
现在我们更多强调的是“产业中台”的概念,但如果一家实现了数字化改造的服装产业互联网公司,拥有了构建柔性生产供应链的能力,而将这一能力开放给全行业,它就有机会变成“产业大脑”。
 
打造产业大脑也是所有产业链改造当中最有杠杆价值的一个环节。设想一下,如果找到精通行业规律的最优秀的几个人,由此画出一幅产业升级地图,以此为指导去驱动各种资源改造整个产业,使所动用的人力、物力、财力就能达到最优化。也就是说,改造一个行业最重要的是改造行业头部玩家对价值链的基础认知,尤其是有资源控制力的人的基础认知。当然产业大脑的构建不能仅靠行业里原有的力量,因为传统行业往往存在核心要素缺失的情况。产业进化与生物进化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改变是逐渐发生的,历时往往很长等。更为现实的路径往往是改良而不是“革命”。

dawei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